王柯团队

创业项目
当前位置:王柯团队 > 网络创业 >

垂直电商的死结在哪里?

2024-08-12 王柯团队
垂直电商的死结在哪里?

近期,一则关于乐淘被出售的传闻让这家消失已久的垂直电商重回公众视野。收购方是广东冠鹏鞋业和香港一家投资机构,原计划于今年5月初放出消息。面对出售传闻,毕胜在接受新浪科技采访时表示,目前正在带孩子,不便回答收购事宜,可以在休假结束后约5月初接受正式采访。这与传闻称的消息释放时间相符合。而查看乐淘letao.com的域名whois信息注册人是:LUXIANGLONG,即是陆翔龙,广东冠鹏鞋业公司的总经理,乐淘被出售已是板上钉钉的事。

垂直电商的死结在哪里?

无论是去年爆出“拖欠供应商货款”、“裁员20%”的凡客还是传闻被出售的乐淘,最近一年来垂直B2C电商的日子都不太好过。反观平台型B2C电商却熬过了最艰难的时期,京东即将登陆纳斯达克,当当网在去年第四季度也录得上市以来的首次盈利,而唯品会也在向平台型电商的转型中顺风顺水,市值破百亿美元,一跃成为中国第四大上市互联网公司。一边是平台型电商的春暖花开,一边是垂直B2C电商的凄风苦雨。垂直B2C电商似乎从来就没进入过春天,不断的有电商后起之秀在严冬中涌入这个市场,接着是一轮又一轮的风投资金进入,再接着就是春暖花开时他们倒下了。垂直电商的死结到底在哪里?

死结一:绕不开的成本

垂直B2C电商平台的成本包括物流成本、仓储成本、流量成本、运营成本等,乐淘网CEO毕胜曾经直言不讳的抛出“垂直电商是骗局”的观点,其理由就是“单向物流10%+仓储10%+反向物流3%+客服1%+技术4%+管理人员10%+市场推广10%+代收手续费2%+包装1%=50%左右”。尽管50%的成本这一说法言过其实,但20%~30%的成本却是普遍现象。以唯品会为例,2013年第二季度毛利率为23.5% ,而总运营成本就占了22%。在所有成本中,流量成本是做B2C电商绕不开的死结。在PC领域,目前主要的流量入口都在BAT三大巨头手中,花钱买流量是各B2C电商最主要的流量获取来源。在移动端,BAT把控流量入口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考虑到各巨头自身的盈利增长需要,在有限的流量资源情况下,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流量成本上升完全是不可逆的。

死结二:过低的客单价

流量的成本上升原本可以通过提高客单价来摊薄,但最近几年各主要电商平台的客单价不是在上升反而是在下降,京东2013年的客单价大概在400元,而在2011年客单价曾达到接近500元,而唯品会的客单价也从原来的300多下降到了170多元,当当的客单价则不到100元。如此低的客单价悬在垂直B2C电商的达摩斯之剑,稍有不慎就会吞噬原本单薄的毛利率。客单价过低的原因有几个。一是跟所在的品类有关。纵观这几年崛起的垂直B2C电商,除了3C类目外,普遍行业都是在快消品和日用品行业,客单价不到500元。二是跟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不高。这些衰落的垂直B2C电商,它们虽然批着电商的外衣,本质上还是品牌商的销售管道之一。对品牌商而言,如果电商平台的销售贡献值不高,它们是不会轻易为电商平台降低价格冲击原有线下渠道的,并无多大的价格优势。三是最近几年各大品牌商以及其下属经销商的触网,价格进一步透明化,各大平台型电商的价格战此起彼伏,再加上同质化产品越来越多,价格逐年跳水,寄希望通过提高单价来降低流量成本是不现实的。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

最新文章
咨询客服 领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