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开年大事儿莫过于京东和阿里相继宣布上市的消息了。两家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都启动了在美国IPO的进程。其中不少投行预计傍上腾讯后的京东上市估值为300亿美金,而阿里则被认为估值将突破1500亿美金。真是好土豪,亮瞎了眼的数据啊。据说,聚美优品等电商公司受唯品会利好都在嗷嗷待哺,争取早点给中国电商届争光。
不过,有一家低调沉稳的公司,才刚刚成立三年多,竟也已卷入上市浪潮,丁哥最近听说这家公司6月份马上赴港上市,这就是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大的电子制造业供应链电商平台――科通芯城。这是一家怎样神奇的公司,拥有怎样神奇的商业模式,能在成立三年后,以业界预估的20亿美金市值上市呢?让丁哥为大家揭开这个谜。
让人心动的商业模式
科通芯城自成立以来连续三年持续盈利。让B2C的同行们艳羡不已的有两块。第一是客户价值很高,客单价是B2C类型客户的的100倍。比如一般B2C网站的客单价是200已经不少了,而科通芯城的客单价是10万。其次是复购率很高,科通芯城客户的复购率达到了90%以上,这真是让B2C电商的小伙伴三滴汗啊。
科通之所以有以上华丽的数据是因为科通做的东西不是一般的消费品。科通卖的是IC电子元器件。科通一头接的是大的供应商,一头是众多的中小工厂,系统集成商。把两部分的需求用平台一对接,一个庞大的在线B2B市场就出来了。科通的客户对科通有强依赖性,因为他们单独去找大供应商,供应商是不屑去做他们生意的。但中国的电子市场很多小企业赢就赢在运营灵活,产品不断创新。谁也不可能去屯很多货。所以众多的小需求汇集在了一起,就通过科通变成了供应商那里的一个大需求。需求订单大了,价格还可以更便宜。
科通这三年的业绩几乎是每年都以百分之几百的速度在发展,2013年的业绩规模是50个亿左右,人家没上市,丁哥不敢讲太仔细啊。2014年自然是往百亿人民币冲。
因为科通是从供应商直接采购而不是交易模式,所以随着交易额增大,毛利率也提高。科通芯城的税前利润能做到 5%以上。跟亚马逊的电商税前利润5%相比也毫不逊色。看来,科通芯城将有可能成为电子制造业的阿里巴巴。而与此同时,科通芯城也在围绕电子制造业供应链和硬件创新展开新业务、新模式,将极大提升毛利空间,其中一项重要定位即是“基于大数据的电子制造业供应链平台”,这意味着科通芯城以IC元器件(电子制造业核心器件)电商业务为入口,聚集大量的电子制造业企业客户高端人士,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挖掘,开展针对性的软件、金融、供应链及解决方案服务,打造一站式电子制造业供应链服务平台的。据悉,最近已经和微软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与微软联手合作,推出名为「Microsoft Azure」的业务管理服务。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