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团队

创业项目
当前位置:王柯团队 > 网络创业 >

曾经的电商新星――Fab:突衰的教训

2024-08-12 王柯团队
曾经的电商新星――Fab:突衰的教训

2011年,Fab在电子商务圈里迅速窜红,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企业,围绕它的各种电商圣经不胜枚举。不过来自于Fab的最新消息是它正在寻求收购,公司的核心团队将转做另一个家具电商品牌Hem。分析师预计Fab的市值介于1到1.5亿美元之间,而在去年6月接受腾讯和Andreessen Horowitz投资时其估值是10亿美元。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Fab怎么了?

红极一时但却瞬间跌落谷底

Fab最初是一家同性恋社交网站Fabulis,随后增加了团购,但是经过一年多的尝试,业务一直没有太大的起色。之后Fabulis将名字缩短为了Fab,并转向了设计类的闪购网站。这次转型让Fab名扬天下,Fab成为电子商务历史上发展最快的公司之一。在上线当日,Fab就售出了6.5万美元的商品;18天之后,它的销售额就达到了100万美元;在不到3个半月的时间里,该公司就拥有了100万个用户。这样的发展速度自然吸引力大批投资机构的关注,Fab也顺理成章的拿到了大量的融资。

不过Fab的好日子没有持续太久,很快就遭遇了发展的困境。

2012年12月,虽然Fab的业务依然还在快速的发展,但其CEO Jason Goldberg却决定逐渐放弃闪购模式,尝试转向全价电商,并发展了自有品牌和线下实体店。

2013年4月,Fab对外公开宣布进行战略转型,从闪购网站转向更为传统的以设计为特色的零售商,JasonGoldberg称希望将Fab打造成“全世界最大的创意产品零售商”,与iKea和亚马逊直接竞争。
自此Fab就开始了一系列的动荡。首先是裁员,2013年Fab进行了三轮裁员,从2013年6月到11月Fab共计裁掉了约330多员工,占其员工峰值时700多名的一半左右。2014年5月,Fab又宣布将对其剩余员工裁员三分之一。对于裁员,Fab表示主要原因是公司业务模式的调整,从闪购转向传统电商模式使得很多员工不再适合公司的发展要求,新的模式也不再需要那么多的人力了。

其次是管理团队的动荡。从2013年4月开始,Fab的十几位高管相继离开,包括从 Esty 挖来的 COO Beth Ferreira,负责挑选商品的联合创始人 Bradford Shellhammer、CPO David Paltiel 等等。此外,Fab 的CEO和CTO均公开表示将放弃领取2014年的薪资,并对公司产品线进行精简,节约成本。

再则是流量的爆跌。根据市场研究公司Hitwise 的统计(如下图),2013年9月Fab网站的访问量为105万,而2012年9月这一数字为420万,一年时间网站流量已经下跌了75%。虽然曾有Fab的高管表示Fab更看重的是高素质的回头客,重视的是用户的质量而非数量,流量的下滑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是电子商务的起点就是流量,而流量的暴跌一方面会严重影响公司业绩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公司在消费者心中吸引力的下降,这对于一个处于发展中的创业公司来说,绝对是一个非常糟糕的现象。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

最新文章
咨询客服 领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