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团队

创业项目
当前位置:王柯团队 > 网络创业 >

京东未来的盈利来源,绝不靠现在的电商业务?

2024-08-12 王柯团队
京东未来的盈利来源,绝不靠现在的电商业务?

最近刘强东在内部培训时口出豪言,“赚取千亿利润才叫赚钱,一年三四十个亿也能叫赚钱?”由此引发业界热议,也有一些人质疑“京东还在烧钱和亏损,就喊出要盈利千亿,是吹牛”。

如果你深入分析一下京东的成长之路以及刘强东的未来谋划,你就会发现那些所谓的质疑都无法站得住脚,京东未来盈利千亿也并非只是梦想。

京东的亏损源于重模式

其实对京东的质疑从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并非新鲜话题,主要质疑点是京东不断烧钱,而且“亏损节奏停不下来”。这种论调曾经在2012和2013年达到顶峰,那时候“京东资金链断裂”的传言甚嚣尘上,而且一次比一次像真的。但是京东终究没有资金链断裂,反而还上市成功,而且坐拥超过400亿美元的市值,这一切都是为什么呢?

这些质疑的人们,你们从根上就错了,你们拿传统互联网公司的逻辑去分析京东,无怪乎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和绝大多数互联网公司的“轻模式”不同,京东从一开始就走出一种不一样的“重模式”之路。这种模式就是重金投入,把控全程消费链条的每一个环节,打造超出用户预期的用户体验,然后靠用户体验去赢取用户从而获得市场。

京东走上重模式之路,两个外部原因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其一是中国的客观市场环境,在中国做电商不像美国那样具有成熟的社会物流,在2004年的时候支付环境也还刚刚是萌芽,而且中小商家鱼龙混杂、假货很难杜绝。如果要实现用户体验,在依赖外部力量无效的情况下,只有自己上,京东自己做物流、自己做货到付款,做自营都是这样。

其二是竞争环境,京东刚开始做电商面临强大的竞争对手,无论是刚开始做3C遇到的新蛋,还是后来做家电遇到的苏宁、国美,还是做全品类遇到的阿里淘宝、天猫都是这样。在这种情况下,尤其面对阿里淘宝、天猫这样的巨无霸时,只有抓住对方的软肋,打正品行货、更快送货才有后来居上的可能。

然而,京东选择重模式,就等于选择了一条傻大黑粗的路,这条路又脏、又累、又苦,关键是投入还特别大。以物流为例,要投资构建一个覆盖全国的仓储、快递网络,需要上百亿的重金,等于自己去承担了社会的成本。反观阿里巴巴的轻模式,自己只要搭台,而进货、运营、快递、售后等所有环节都由商家来完成,真的是四两拨千斤,虽然规模可以快速扩张,但也造成了品质及服务等参差不齐的难题。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

最新文章
咨询客服 领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