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团队

创业项目
当前位置:王柯团队 > 网络创业 >

1000万用户“作业帮”:作业本上的移动互联网

2024-08-12 王柯团队
1000万用户“作业帮”:作业本上的移动互联网

2013年底,百度知识搜索产品部负责人侯建彬准备和同事一起捣鼓个新的移动垂直产品,他们有个雏形设想,就是将问答模式搬到孩子们的作业本上――在遇到不会做的难题时,孩子们用手机拍照或输入文字上传提交,便能跟全国的学习高手和老师探讨如何解题。

自此之前,百度知道一直在琢磨如何将UGC问答生态移植到移动互联网上,这必须寻找到一个足够垂直的细分领域,要能获取足够多的用户,并能用上百度的UGC能力。起初,母婴、教育、医疗、法律等垂直领域都在考虑之列,不过他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用户在搜索或主动提问有关作业的话题,K12(小学一年级到高三)市场就成为了首选。

最终,这个名为“作业帮”的产品几乎是一路走红,增速超乎想象。从今年1月15日上线安卓版APP,它仅两个星期内就获得了超过30万的下载。半年后,它的下载激活量攀升到1000万,日活跃用户50万,全国43万多所中小学已覆盖50%,处在绝对领跑的位置。

此时,面向K12的互联网教育市场中已经挤满了各路人马。除了像学习宝、问他作业、学霸君、快乐学、一起作业等创业公司,包括淘宝、360、新东方等巨头也在跑马圈地。

相比之下,百度出品的作业帮比较低调,除了在百度知道的主站做一些引导,百度并没有投入外部的推广资源,几乎完全依靠口碑效应在学生群体中秘密传播。

后来,包括CCTV2、中国教育台等两家电视台都陆续做了报道,下载量最多的作业帮成为了“主角”,有家长和老师表示支持,也有家长持质疑的态度。

实际上,作业帮跟市面上的“拍题神器”等题库类应用有很大不同,后者完全是走题库搜索模式,这种机器思维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直接抄袭结果,二是匹配度不高。无论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搜索结果的有效性,都不甚理想。

作业帮产品经理邹婧解释说,作业帮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它本身采用的是问答模式,学生必须靠答题获取积分,才能有积分来上传问题,对不满意的答案还能继续回帖追问,并非只是讨巧的直接抄袭。同时,作业帮一开始就设定了苛刻的反作弊机制,比如一个学生一天的提问量不能超过10个,系统也会自动辨识学生拍照上传的图片,如果是一整张试卷而不是单个问题,就会将其直接驳回。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

最新文章
咨询客服 领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