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网络领域,我们观察到一个现象:虽然尝试者数以千计,虽然以康盛创想的UCenter为代表的开源程序用类似Discuz!的方式提供,可是为什么SNS并没有像BBS那样遍地开花?
为分析缘由,我比对了国内主要SNS项目的发展历程和几次关键竞争格局。
1、根据资料,Facebook诞生于2004年2月,QQ空间诞生于2005年4月,人人网的前身校内网诞生于2005年12月。因此,世界SNS今年十周岁,中国SNS今年九周岁。
2、回顾中国SNS历史,主要的竞争者有:QQ空间、人人网、开心网、51等。
3、互联网项目的两大基本问题是用户规模与盈利模式。因此,我们的目光可以聚集到与这两个关键点相关的事件上。
纵观历时9年的中国SNS竞争史,大致有3个关键节点:
1、用户规模常规竞赛(2005年――2007年):
√ 校内网(人人网前身)――同学录,用户数达到2000―3000万。
√ QQ空间――活动+QQ推广,活跃用户数过亿。
√ 51――打工人群+网吧渠道,用户数达到7000万。
2、边际需求大战――以抢车位、买卖朋友为代表的空间游戏大战(2008年――2010年):
√ 开心网异军突起,以偷菜、抢车位、买卖朋友先声夺人,来势汹汹。
√ 人人网快速跟进,用户数曾经达到1亿。
√ 51挂挂、51游戏上线,引发争端。
√ QQ空间后发制人,迅速收官,2010年4季度财报显示空间用户超过4.8亿。
3、盈利模式之战(2011年――2014年)
√ 人人网、开心网未找到出路。
√ 51转型专业游戏社区。、
√ QQ空间确立增值服务、开放平台、社交广告的复合盈利模式,成为腾讯家族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末,BusinessInsider编制的按用户人数排名的全球社交网络公司列表将QQ空间列为世界第3,中国第1的社交网络。
这段历史从浅显的层面告诉我们如下结论:
1、没有在本文提及的SNS先烈项目,最关键问题是没有解决用户规模问题。BBS方便运营者通过内容运作抓住用户,可是SNS只能通过抓住核心用户并促使核心用户产生UGC来实现内容生产。
2、边际需求无法替代核心需求,只能作为补充。用边际需求建造的开心网怎么也无法转化成QQ空间。
3、商业模式才是SNS最终的分水岭。
这段历史从更深层面告诉我们,腾讯的QQ空间是如何成为霸主的: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