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回南京,偶然逛进一位老朋友的BBS,看见他正努力的把西祠的预定用户往微信上转化,置顶的各种帖子里都有小店两个微信公众账号二维码。
这位老朋友算是降级论的实践者吧,曾经在珠江路上做过IT,写过程序。几年前决定自己做生意,直接跨行到了汽车维修保养行业,开了一家门店,一路经营一路建立起自己的客户群体,还做了会员系统方便查询积分和历史记录,应该算是早期个体户中很有CRM头脑的人。
如今也是个低调的中产小老板了。开了分店,换了新车,日子大约是风生水起的。
来说正题,他开设了两个微信公众账号,一个服务号,一个订阅号。
其实这两个号都没什么技术含量,不是为了宣传推广,仅仅是把自己的服务多一个展示和方便查看的平台而已。
我也没有去询问究竟有多少订阅,因为对于人家来说,订阅的数量不重要,重要的是客户和潜在客户能通过这两个公号了解自己的服务。

订阅号至今只发了三篇文章,以后的方向大约就是把西祠BBS的内容搬上来。毕竟现在上西祠的人越来越少了。
服务号申请了自定义菜单,直接可以对接到自己的会员系统。另外就是一些固定答复的维修保养建议。看起来很简单,其实确实也很简单,内容编辑好就行了。
口碑营销OR社会化营销
他是我见过的比较务实的创业者(不是只有开个互联网公司才能叫创业者哦)。其实关于我们坐在一起大谈特谈的所谓“口碑营销”,“互联网思维”等等,在人家的创业道路上早已经步步为营的走了过来。
互联网圈的一大坏毛病就是爱吹牛逼动手能力却很差,看见几个一炮而红的典型案例就妄想自己也能四两拨千斤,空手套白狼。也不照照镜子掂量掂量自己的软硬实力。
这家店的种子用户是前期“不求回报”的付出积累的资源,因为一辆车进入一个车友会,在车友会里乐于助人落一个靠谱的好名声。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