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刷单?刷单动了谁的奶酪?刷单如何禁止?能不能快速治理?刷单真的能改变卖家?给卖家的忠告……刷单全分析!
双十一结束后,关于刷单的争议更是将这个话题推向高潮。派代近来也坛风大改,刷单2字也出现逐步多了。今天也参与一把,也说刷单。希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说刷单好坏,仅就事论事。
为什么会有刷单?
派代有过很多类似的好帖,有从各个角度解析的,从搜索引流,从转化,从评价,从成本……今天我们暂且不谈这些,换个角度谈刷单。
说起刷单,主流观点认为刷单不光欺骗消费者,还以作假的手段去骗过平台获取资源。对公平性和消费者来说都是灾难。不论对错,我们看看下面事例:
一丶俞敏洪曾回忆自己的创业经历,当时在校招生时,咨询的人很多,报名的人很少。后面俞敏洪自己把报名表填满,只留那么几个空,来咨询的人一看,整个班都快招满了,立马都交钱报名了。正是这一个小小的手段,撑起了他事业的起步。
二丶新楼盘上市时,会雇多人排队,制造热销假象,引起抢购热潮。抢购盛况引起媒体关注,进行报道,报道后引发更多人前往抢购。
三丶前段时间传过一个小米黄牛的帖子,原文如下:“小米2013年上半年之前官网出货量并没有宣传的那么劲爆。每次说几分钟线上销售10万台,基本上其中大几万台都是通过线下渠道放出去的。过线下渠道层层加价,造成一个货源稀缺,一机难求的现象,小米再通过媒体和互联网平台把消息释放出去,再配合淘宝中小黄牛的线上炒货,小白们自然就关注,并来官网进行抢货。抢不到,跟朋友们一喊,或通过微博抱怨,自然吸引了更多人抢购。”
……
很多经典的商业案例也好,社会行为也好。都会制造一个假象,去占领对方的心理,从而赢得自己想要的局面。
制造这种假象的手段和表现形式各不一样,在营销领域相信这种假的案例更是数不胜数。包括活跃着的顶级大品牌。有的以假的洋出身,有的以假数字来造势,获取成功后再逐渐抹去。
刷单对卖家来说,可以达到造势的目的,以此来获取消费者的信任,获取平台的资源倾斜。 从这个角度来看刷单,对卖家来说也无所谓对错了。
其次,以淘宝平台为例,将运营技术型的工作弄得越来越标准化了。当大家都可以做出差不多的视觉,工具做的越来越低门槛,都可以拿出好的产品,对大部分中小型卖家而言,他们没有资金和能力在视觉与营销上更上一层楼,比拼的东西还剩下什么?平台如何来选择优秀的商品来展示给消费者?唯有比拼刷单。会刷的销量高,消费者信任,转化率高,平台喜欢。谁刷的比对手更有技术,更了解平台的筛选优质商品的规则,谁就能把对手干下去。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