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上的广告的分类
首先记得哦,广告的内容是你要传递某一个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分类。
通常来说,在新媒体上要推广的都是新东西或者新功能。
按照产品分类,主要是这么两类:一秒钟能明白这是啥的,一秒钟不能明白这是啥的。
就具体的展现形式来说,可以有三类:硬广,好玩的硬广,软广。
一个一个说。
一秒钟能看懂是啥的东西,最简单粗暴的,就是京东当当啊打折。打折谁都懂。包括那些本身有需求就有需求,没需求再怎么说也没用的产品。
这种东西大硬广上去就好了,各种草根号,XX打折。大家一秒钟刷过去,看到了,就够了。不用他们去转发,看到就够了。
或者植入到某个好玩的长帖子里,然后就那么没有一丝丝防备的出现一个“XXX全天五折!”
如果其他部分是好玩的,大家也不介意插个广告进去,该转发的转发,大家看到这个信息就够了。
只要看到就已经懂了。如果需求,就会自己去找了。
这就是都算是大硬广。
一秒钟不能看懂是啥的产品,就需要大家去理解。理解就需要时间,这时候就不能硬上了。
这时需要循序渐进,通过夸张、通过类比、通过极端假设,让大家有耐心的去读完这个场景,在场景里带入产品功能信息。进而理解和记住。
这时通常就需要用好玩的硬广来阐述。首先要保障的是信息传达准确到位,且不说有没有转发,连看的人看完都不知道你产品是啥,能干啥。这才是最大的损失。
在能讲清楚功能的前提下,越好玩(越感同身受、越对我有用)能引起的其他转发就越好。
这就是好玩的硬广。
当然,简单的信息→硬广;复杂的信息→好玩的硬广。
这个连线并不绝对,以上只是最基本的举例。
像游戏类的广告,单纯说好玩是没意义的。因为所有人都在说自己好玩。就好像所有的盒饭都说自己卫生营养好吃,就像所有的英语培训都说三天背2000个单词。因为大家都在这么说,骗子也在这么说,所以信息虽然很简单,表达却也要有技巧。
玩游戏的用户,归根到底是不是因为你游戏好玩,而是因为他无聊。他需要一款游戏,具体哪一款对他来说其实并不重要。这时候广告的要点就在于找到目标受众的那个点,吸引他去试一试。能不能去试试是广告的事,能不能留下就是游戏本身的事了。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