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至今,百度针对APP创业者推出的“**掌”一共做了3期路演,过程中接触了不少优秀的创业者,但难免也有些“不靠谱”的创业者。这些“不靠谱”背后反映的是很多创业者都会面临的共性问题,对此,私下里我也跟做投资的朋友有过深入交流,希望分享出来给创业者多提几个醒,少走点弯路。
让用户抛弃竞品选择你,不可替代性很重要
在信息极度对称的今天,大多数创业者都把“勿忘初心,回归产品”当成信条。所以不管是在人员配置还是经营思路上,对产品、技术的追求都表现得淋漓尽致,看似做出了用户“喜闻乐见”的功能,指望着单点突破,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却少有哪个功能真正不可替代。很多人明白产品要“做减法”的道理,但却少了一些心思去想怎么做正确的减法。
在我看来,时间和市场是有限的,但用户永远都是有选择权利的。所以你要做的不单单是让他们来选你,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不选竞争对手来选你。
以育儿类APP为例,首先你要观察育儿类APP的用户每天都在干什么,时间都消耗在什么地方,如果你的产品功能正好是解决某段时间的问题,比如存储分享孩子的照片和视频、小孩子身体不舒服、购买婴儿用品,带小朋友出游等,那么用户此前在解决这些问题采取的行为、使用的产品,某种程度上都是你的竞争对手,比如照相馆、搜索引擎、医院、超市、旅行社,甚至是电影院、游乐场等。很残酷的是,通常小朋友一天遛弯的时间只有1、2个小时,如果用户的时间花在了看电影或者逛游乐场,那你的APP被使用的机会就很小了。
所以,追求产品做到极致的同时,认真想清楚你的竞争对手到底是谁,知己知彼,才有可能百战不殆。
工具or乐趣? 用户痛点决定产品定位
手机APP无非两大类,工具类和乐趣类。工具类就好比扳手,做出来就是为了扳螺丝;乐趣类就好比拍电影,开心打发时间就行了。但这两个类别差别很大:工具类难做,不是专业的做不好扳手;乐趣类容易上手,好像今天谁都能写个段子拍个电影。但生命周期和留存上,工具显然更持久,乐趣类则淘汰很快。而在商业模式上,工具类arpu低,付费率高;乐趣类则arpu跟付费率都高,具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