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还在做一个昨天的生意
全球化本质是一个技术转移,把科技的成果从最发达的地方逐渐地向更低的台阶不断地延伸的过程。
很多企业在中国的市场或者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基本上是遵循这样一个规律:中国的内部分为六级市场,一些已经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淘汰的产品,三级、四级市场依然在卖,好像增长还不错。一些企业把自己已有的产品,甚至是中国已经开始抛弃的产品在非洲等一些新兴市场继续延续。
因此,实际上大多数人都是在做一个昨天的生意。
这样的一种方式,在全球化的情况下也能分到一杯羹,但这是一种永远跟进的策略,是“尾灯战略”。有人说“尾灯战略”非常省事,不用看导航,不用判断路径,就看前面的那辆车的尾灯就可以了。但是麻烦在于:前面的车要是熄火了、抛锚了、掉到悬崖里面了,后面的车要不就停下来,要不然就跟着一起掉到悬崖里去。说到底这是一种苟延残喘,真正的竞争一定不是简单地把美国的东西拷贝到中国来。我们是创新精神不足,山寨精神有余,我们不能永远把山寨作为我们的一种发展路径,这是不可持续的。
创业团队的“415”原则

在创业的时候,有一个“415”原则,就是创始团队的最初的人,不要超过四个,最好是三个。因为超过四个以后一定会形成帮派。
“1”是什么呢?这四个里头,最大的危险就是我们四个都是兄弟,我们一起打江山,我们平均分配股份,我们一人25%。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个公司死定了,不管商业模式有多好,不管技术有多好,都死定了。原因是最初创业的时候志同道合,但是稍稍有所进展,有所成就的时候,每个人的主张就不一样了。
在最危急的时候,大家容易形成共识,遇到一伙劫匪,四个人肯定会特别团结。但是不是天天有劫匪的,四个恨不得穿一条裤子的兄弟,最后可能会发生分歧了,你不服我,我不服你,最后公司可能分崩离析,让一个伟大的计划开始覆灭。这种情况经常出现。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