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拉近了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分散在四处的金融消费者:那些进入银行保险大厅只是办理信息变更的人,那些只去ATM机的人,那些认为银行客户经理高大上与自己的小金库实在难以拉近距离的人,那些喜欢玩中学、玩中干、像玩一样的投资者,那些自认为传统机构低效率难以满足自己快节奏、高回报的追求的人。
盘点2014年活跃在互联网金融市场上的客群,我们发现了以下8个变化:
一、 “等不了”的消费者
零存整取,曾经是一个时代的特征,每个月拿了工资就跑银行存起来,从年初到年尾绝对不会取出来花掉它。现在是提前消费时代,发了工资后既想着钱生钱,也得随时变现消费,不能让钱锁在银行里不动,所以互联网宝宝类产品盛行了。再比如网点排队取号,在当年解决网点排队难的问题时还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创新方式,至少有座位、有叫号、有预期可以等待。
而在今天,我们的时间以分秒计算,上班忙,下班玩,最好在线办理、或者上门服务,如果一定要去实体网点,也不希望等待、甚至不在乎坐着,如果可以立等可取,宁愿如此。正如QQ浏览器的广告所说“我要的现在就要”是年轻人的常态,不是真的等不起,就是已经不习惯等待了。普通线下货币基金产品资金赎回到账时间一般为1~3天,有些产品资金甚至多达到5天才能到账,这也使得视效率为生命的投资者们大呼“等不起”。
二、 “没有经验”的手机支付
手机作为移动金融的媒介,已逐渐改变人们在传统的线下机构、线上金融交易的行为和习惯,移动金融是一个逐渐融入生活的工具。比如我们的生活中所应用的支付,都是由大件低频支付和小额高频支付组成的,经过这样的细分之后,很容易看到移动支付的终端商户的特征以及消费者的特征,我们有望让那些喜欢新鲜事务的消费者从此扔掉厚厚的钱包,只拿一个手机就能去吃午餐、看电影、买爆米花、逛超市了。
在移动金融领域,它不再依附于用户对电脑的使用经验与金融交易经验,电脑在线交易用户群也不再完全覆盖手机在线交易用户群,一些新进入的消费者进行在线交易时直接通过手机,而以前从未使用过电脑交易。
三、 接受不完美的新金融服务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