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5岁生日之际,雷军收到一份大大的贺礼:小米完成了第五轮融资,公司估值达到了450亿美元。这意味着小米超过了估值400亿美元的Uber,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未上市公司。
那么,是什么让这家仅成立四年的企业成长为中国投资领域中最能吸金的企业?小米估值为何在16个月中从100亿美元暴涨至450亿美元(2700亿元)?“生态”两个字无疑是重要答案。
推荐一篇《创业家》一月刊的干货,以生态化生存为封面,对当下的这场商业生态战进行探讨。十亿美金做公司,百亿美金做平台,千亿美金做生态。生态战略下的竞争,考验的不是企业的单打独斗的能力,而是“打群架”的组织能力。
如今,对于处于产业链上的每一家企业而言,要么考虑是否要自建生态,建成一张大网;要么融入别人的生态之中,在巨头博弈中“站好队”。当然,我们首先来说说小米的故事。
估值暴涨路径
根据媒体调查的公开数据,小米公司成立于2010年3月,注册资金100万元,其中雷军出资90万元,黎万强出资10万元。当年5月,谷歌原高级产品经理洪锋加入,资本结构变更为雷军79.4万元、黎万强10.33万元、洪锋10.27万元。当年7月,小米进行增资,注册资金升至2637.5万元,其中雷军2457.66万元、洪锋169.51万元、黎万强10.33万元。
2010年7月,小米完成4100万美元的A轮融资,估值2.5亿美元。其中3000万美元来自晨兴创投、IDG资本、启明创投,1100万美元来自小米初创期的56名员工。而现在担任小米科技总裁的林斌,开始进入小米科技董事会。
2011年底,小米科技完成B轮融资,融资金额为9000万美元,估值10亿美元。投资方为:晨兴创投领投,IDG、启明创投继续跟投,新进入者为高通投资、淡马锡以及雷军旗下的顺为基金。
2012年6月,小米科技完成C轮融资,融资金额为2.16亿美元,估值40亿美元。该轮融资由俄罗斯DST集团领投,雷军旗下的顺为基金跟投。
2013年6月,小米科技再次增资,注册资本金增至5000万元,分别为雷军3890.11万元、黎万强506.06万元、洪锋503.33万元、刘德100.5万元。
2013年8月,雷军通过微博宣布,小米科技完成新一轮融资,估值为100亿美元。值得关注的是,截至目前,小米并未透露此轮融资额度,也未透露投资者名单。
2014年12月,小米宣布完成第五轮融资,融资额11亿美元,估值达450亿美元,投资者包括All-stars、DST、GIC、厚朴投资和云锋基金(创始人为马云和虞锋)等投资机构。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