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团队

创业项目
当前位置:王柯团队 > 网络创业 >

刘润:互联网与传统企业是效率之争

2024-08-12 王柯团队
刘润:互联网与传统企业是效率之争

导读:如今,互联网与传统企业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两者间的相互融合已成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什么原因让作为“巨人”的传统行业向互联网屈服?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互联网的效率,而这也是传统企业所无法比及的。

文/刘润(润米咨询董事长)

2013 年下半年,很多人和我争执:互联网对传统产业没什么影响。可是到了2014年上半年,刚过去的这几个月,变化实在是巨大,甚至有人开始担忧:互联网会不会 摧毁整个国家经济?我觉得,过犹不及,看不起是不对的,恐慌更没有必要。互联网目前只是用“效率金箍棒”搅动了一下传统商海。

互 联网的最大影响是消除距离,并因此消灭一切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行业。当信息最终有一天(接近)完美对称的时候,一切低效率的商业模式,都会被取代。也有人 问,为什么互联网在中国对传统企业摧枯拉朽,在美国却没有?这也是效率问题。假如美国传统企业的运营效率为7,那么互联网为8。而中国互联网的运营效率为 9(人口基数大,边际成本低,发展水平很高,移动互联网甚至领先于美国),某些中国传统企业为2(市场化程度低,技术效率低)。8对7,9对2,不是一回 事。

互联网与传统企业,是效率之争。不但是传统企业,传统品牌似乎也不能幸免。最近,斯坦福大学教授伊塔马尔・西蒙森 (Itamar Simonsen)和伊曼纽尔・罗森(Emanual Rosen)在其新书《绝对价值:信息时代真正影响客户的是什么?》中指出,营销人员需要重新评估品牌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力。他们宣称:“当消费者可 以通过用户评价、专家意见或者社交媒体等更好的渠道获得产品质量信息时,品牌就不那么重要了。”

那么,传统企业在互联网大潮之 下,是不是必死无疑呢?有人坚持认为:是的。问:为什么?答:DNA不一样。那么DNA不一样在哪里呢?答案通常会是:管理层思维僵化,成功路径依赖,过 去的优势变为包袱,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老化,既得利益者太多,等等。有一位传统企业上市公司的副总裁在微信上向我感叹:你做咨询,见过很多企业及创始人, 有没有发现基因很重要而且难以改变?转型其实是很难的,因为有些传统企业的领导者在互联网基因上严重缺乏!这种“互联网基因”的缺乏,和年龄也有密不可分 的关系。在微信已经横扫移动互联网的时候,另一家正在向互联网转型的上市公司的高管告诉我,他们有50%的管理层,没有用过微信。我查了一下,发现科技公 司员工的平均年龄排名,和这家公司的互联网程度高度相关。Facebook:28岁,谷歌:29岁,微软:34岁,三星:34岁,思科:35岁,诺基 亚:36岁,戴尔:37岁,甲骨文:38岁,IBM:38岁,惠普:41岁。年轻不意味着有经验,但意味着不怕失败,拼命奋斗。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

最新文章
咨询客服 领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