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末,针对在14大传统行业进行O2O创业的企业做一个梳理,并盘点各个行业的市场规模和特点,也顺便简单介绍各代表企业的基本模式,大部分是活着的,小部分是失败了的,拿出来也是因为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先看一个整体的各行业消费频次与消费金额的关系分布图。

解释一下怎么看懂这张图,首先坐标横向是消费频次,从低到高;纵向是消费金额,由低到高;这两个坐标划出了四个象限,行业所处的位置对应了2个坐标的大小,比如婚庆是典型的高额低频,餐饮是低额高频。
其次,圆圈的大小代表行业规模,不完全精准,品途网拟定一个参考公式:用户基数*平均消费金额*消费频次*预期增长率,比如票务是百亿规模,社区是千亿级,餐饮是万亿级;但O2O在各行各业的渗透率不可能达到100%,因而该类数据只能作为参考。
最后,各行业虽独立但又存在交叉重合,因此圆圈之间会有交集,图中无法全部表现;举个例子,医美是美容和医疗的结合,家政的很大一部分是属于社区,酒店、短租公寓又是介于旅游和房产之间,而旅游又涵盖部分票务(景点门票),当然最具兼容性和扩张性的还是餐饮,适用于各行业、各场景。
另外说明巨头内部创业孵化的项目不算在此列,比如58到家、阿里的淘点点,不过也有例外,赶集旗下的蚂蚁短租在2012年底拆分为独立公司,因此列在名单中,华图的好学教育也是同理。
然后重头戏来了,我们按行业分开来讲,一共14个行业,几乎涉及到人一生的行为:吃喝玩乐、居住用行、生老病死、结婚和教育丽人。因为每个行业都是一个很大的市场,而我们发现优秀的创业企业一般都是选好一个细分点切入,一是避开巨头的视野,二是容易形成核心竞争力;当这些市场被打开后,BAT们也会慌然入局,或是投资并购创业公司,或是内部整合孵化新项目。所以在此划分成小分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企业和所属行业,点击创业企业的名称可查看相关的文章。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