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团队

创业项目
当前位置:王柯团队 > 网络创业 >

优衣库的平衡术

2024-08-12 王柯团队
优衣库的平衡术

优衣库执着地试图将代表高技术水平的日本制造业奇迹复制到服装业这一传统产业中来

服装,作为位列衣食住行之首的生活必需 品,也是人类社会商品化程度最高、商品化历史最久的物品之一。前现代社会中的服装是农耕文明架构下种植业、养殖业、纺织业三位一体中的一环,自产自用为 主,在劳动生产率提高之后,才有了波兰尼意义上“为卖而买”的大规模、独立化商品生产。现代社会的短缺经济阶段,服装的售卖更多地是在福特主义式的大批量 定制模式下单向度完成的,服装产品创新速度缓慢。只有到了现代社会的盛期,或随着后现代、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在商品全面过剩的阴影下,服装的生产经营业态 才开始发生一系列革命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一个经典案例,就是诞生于日本、风靡于全球的优衣库。

月泉博新近出版的《优衣库这样卖衣服,不服也得服》,是市面上众多研究优衣库经营秘诀的书籍中梳理得比较清晰、思考得比较系统和深入的一部。作者长期关注 优衣库的发展轨迹,多次采访其创始人、也是现任社长柳井正及其他管理高层,总结了日本连续20年通货紧缩、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后百业衰退背景下,优衣库何 以能逆市而上,创造出营业额较成立之初增长160倍、利润增长1500倍的奇迹。

优衣库的增长之路

优衣库是从一个近似于“乡镇企业”的小郡商事株式会社起步的。1972年,刚刚大学毕业的柳井正回到家乡,子承父业,23岁即接手了父亲亲手创办的男士服 装店。彼时的男装销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店员接待顾客的技巧和态度。推销,是那个年代最为推崇的商业技能和明显的时代痕迹。百货公司是任何阶层、任何年龄 阶段的消费者购买服装的主要场所。男士服装特别是西装,价格高,毛利也大,但商品周转期很长,往往一年只有两三次。在这种情况下,卖得好能赚钱,卖得不好 就是大量库存积压,根本谈不上产品设计和品种创新。

转机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首先是消费者的着装需求开始由正装向休闲装转变。休闲装的销售要远比正装随意,不同品种间会拉开差距,卖得好的常常卖到断货, 卖不动的则怎么都卖不出去。其次,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开设在市郊的服装店有了盈利的机会。年轻人在休息日自驾车,带着家人朋友远道而来购买服装,成为一种 时髦的生活方式,颇类似于今日大都市郊区的奥特莱斯。其三,在都市的老式百货商店与刚刚出现的品牌专卖店之间,存在着一个消费需求的真空亟待填补。这部分 顾客既追求一定程度的时尚感,又不盲目跟风,更加注重性价比。柳井敏锐地捕捉到时代风貌的变化,开始了优衣库的“农村包围城市”之路,从关西小镇扩展至关 东的东京等大城市,成为日本服装业的魁首,进而又跻身世界前五强,柳井本人也多次被登顶《福布斯》杂志的日本首富。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

最新文章
咨询客服 领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