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电商的一点看法
在上个月的《财经郎眼》之《电商热之冷思考》和年终盘点上,我开玩笑讲在整马 云的“黑材料”,因为手上的数据显示中国的电商模式并不是那么乐观。不久,新华社发表系列组文揭露电商产业九大痛点,称阿里需“刮骨疗毒”。接下来阿里与 工商总局的掐架使其市值三天缩水近2200亿元。海外几家著名律所启动欺诈调查甚至展开诉讼索赔,阿里陷入上市以来最大危机。
表面上,政府 与电商行业这次令人胆战心惊的论战以握手喝茶告终,“恩威并施”的 工商总局宣布之前公布的白皮书无效,大家都以为可以“洗洗睡了”。但是我个人强烈认为,真正的滔天巨浪刚刚开始。正如网友所说,阿里现在是全球最大的上市 公司之一,一举一动全球财经媒体关注。国内“摆平”的习惯性方式不适应国际资本市场。比如工商总局自弃公信力,比如阿里声称假货是特定时期必然、不能盯着 阿里打假等等。这些话在中国说得过去,在美国就是不打自招,违法违约。虎视眈眈的海外投资者终于逮住伸出利爪的机会:他们怀疑,从上市之前到现在,政府监 管部门开闭门会议,是否有帮掩盖阿里存在的问题的嫌疑。下一步,就可能是全面做空中概股的狂欢。
我们的企业经常陶醉在市值数额的幻觉中,一味依赖固有模式拉动内需,缺乏对先进市场的了解学习。世界互联网大会和达沃斯论坛就是个例子 ,会议上国内媒体盲目追捧以马云为首的电商互联网,这种“出口转内销”创造出的沾沾自喜,恰恰暴露了我们的傲慢和弱小 。
阿里也好,工商总局也好,不能没有反对的声音,不能没有制衡的力量,不能试图一切关起门来解决。 我们今天谈论阿里的问题,不是在黑阿里,而是爱之深,责之切,真心希望阿里作为电商的领军者,不畏惧把问题和政府摆在台面上谈,在商业模式和资本监管上透 明公正,带领中国企业走向世界。
那么首先让我们回到最初的争议问题来:天猫淘宝上的卖家卖假货,关阿里什么事?
这个就要说到中国电商生态体系。在节目上我说过,中国的电商崛起不是因为模式好,而是因为实体经济差,税赋重,且传统产业向线上转型太慢。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