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One:神秘的起源
时间线:2014.3-4
关键字:创建、鹅厂
背景在2014年4月,楼主大三下。鹅厂的春季实习校招正式开始,一批批热血青年前赴后继,挥洒青春。楼主是广州站的其中一员。网申之后,大家只能静静等消 息,或者在T派上看其它同学分享的信息。但因为webapp的固有限制、论坛异步交互的特点导致T派不能满足频繁的信息交流。所以楼主当初想建个信息交流 群,方便广州站产的同学及时交流小道消息,也可以一起组队笔试、面试。
问题来了,微信群扩张的主要方式还是“拉人”,但是我和其它人还不 是“好友”,怎么办?楼主当时用了一个笨方法:先找两个好友建群,然后在T派发帖(加我微信XXX,拉你们进入XX群)。于是有了一天几十个新好友,也是 醉了(⊙_⊙)。过了几天才想起可以将群二维码转换成链接,实现一键加群,不堪回首啊啊啊。
但是就这样开始了,一个纯粹的交流鹅厂实习春招信息的群。
随后广州站结束,部分同学有意再战深圳站。在深圳站,群里第一次面基,和俊Q、思维、天明师兄,那是游策的笔试,大家相见甚欢,俊Q很俊,思维很美,隐约奠定了思维酱作为群吉祥物的基础。
群数据:
群名:企鹅2015
实习招聘广州站(大概)
经历时间:2014.3-4
人数变化:3→50~60人
性质:鹅厂实习招聘信息交流的垂直群组
时间线:2014.4-7
关键字:第一次转型、实习招聘
全民实习:随后,圈子的性质第一次面临转变,后企鹅时代,如何留存群员,对于这批平均素质较高的小伙伴,群如果和那些快餐面试交流群一样,几天就散伙,可惜。
挖掘关系链的力量,这是当时我参加了一些XX互联网分享会感触最深的一个命题。于是要考虑:如何帮助一批身怀特长的童鞋,找到实习东家,并且可以贡献自己擅长领域的知识(同一个产品,不同专业的学生分析的角度可能有所不同)
第一次转型
(1) 改头换面:从头开始,第一次改群名,去掉前缀企鹅。将范围扩大到整个互联网行业(广东)。同时分享内容开始倾向实习招聘相关,也开始营造一些有营养讨论的 氛围。很庆幸那段时间有金山、UC、阿里、4399等。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撮小伙伴一起参加一些企业招聘组队刷副本,也逐渐自发邀请身边有相同需求的同 学加入,关系链的价值开始出现。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