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从上海交大起家的饿了么,经过5年发展,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餐饮O2O平台。4月24日上午,黑马学院邀请饿了么联合创始人、具有丰富地推经验的康嘉,通过深度剖析饿了么的运营案例,为学员传授做好重度运营的秘诀,帮学员打通地推任督二脉。
饿了么从诞生起就具有重度垂直的基因
2007年我进入上海交大上学,当时我们在宿舍里经常打游戏,叫外卖。但是觉得叫外卖体验非常不好,我们决定改造一下这个行业。当时也没有互联网思维,我们自己承包了一些餐厅的外卖业务,自己印了一些传单,雇了一些外卖小哥和接电话的小姑娘,每个环节开始自己做。
其实今天回想起来,我们当时做的事情就很符合牛老师说的重度垂直或者叫做深度运营。为什么呢?服务业当中的每个行业流程差异都极其大,要做互联网改造,或者做一个O2O的平台,必须对这个行业本身进行非常深入的了解。而且服务业当中很多行业其实并没有很标准。但是标准又是我的一个目标,因为做一个平台如果不能给用户可预期的服务,那么这个平台一定是做不大的,无法为用户提供可预期的稳定的服务。
用饿了么的人已经不少了,但是我相信体验并不是非常完美。因为服务业其实包含了很多线下的元素,它不像零售那样是可分离的标准的东西,所以说它的深度运营的目的就是现在所说的做到极致,如果所有东西是标准的其实就没有极致了。
有人研究Uber,说非常厉害,它的规则外行看起来非常复杂。Uber是一种类似于众包的模式,没有一个非常严格的标准。但是它通过深度运营,通过解析规则,不断去提升服务质量,最后就变成这个行业的标准。其实我们运营O2O平台最后都想变成这个行业的规则,我不能保证每份餐都是40分钟以内送到,但是我能保证我在行业里被竞争对手快5分钟,然后不断提升。我提升的可能不光是送餐时间,还有品类的选择,还有很有意思的地方,比如以前不能叫的东西逐渐都可以在饿了么叫了,慢慢地流失的用户也还会回来,这就是深度运营。
PC互联网让人迁就机器 天然融入不了场景
深度运营到后来变成一种什么形态?我觉得应该用电商思维思考服务业,因为服务业特别倚重于场景。饿了么创业第一年,就是把自己融入场景当中了,去解决场景当中的问题。我们现在去思考每一件事,问的第一个问题都是这个场景自不自然,场景不自然,就很难达到你想要的效果。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