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NEXT 「产品经理从零到一技术进阶:不懂代码也能愉快地与开发相处」线下活动的笔记。主讲者张元一,产品原型工具墨刀的创始人,见证了 Web 开发从 99 年 HTML4.0 到去年 12 月 HTML5 最终定稿这之间整个 Web 开发变迁史的 15 年「码龄」全栈工程师。
概览
以下这张图就是元一分享的干货内容,它基本涵盖了一个初级码农需要知道的所有基础入门知识。但这张图的目的并非用来吓人,这其中的所有技术名词,将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串联起来―― 即我们上网时的慢动作解析:打开一个网页或 App,这背后都运用了那些技术来让这个网页和 App 的内容呈现在浏览器和手机上;驱动这些动作背后的技术名词都是什么,各自有着怎样的优缺点,彼此间是如何协作和运转的,以及怎样合理地评估技术能力和开发难度。当然,元一也推荐了丰富的学习资料。
这中间涉及的技术知识,前端包括 HTML,CSS,JavaScript,jQuery 以及 Bootstrap ;后端包括 HTTP 服务器,后端编程语言,数据库以及 Cookie 和 Session;移动开发分为原生,混合式,HTML5,以及不同的移动端技术选择在功能和开发成本上的比较。

什么是前端?什么是后端?二者是如何配合运转的?
前后端的划分,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凡是运行在用户设备上的技术都可以称为前端技术( 比如 HTML / CSS / JS,甚至移动设备的 Obj-C / Swift );而后端的作用就是负责将这些东西封装在 HTTP 的数据包中然后通过网络传送到前端。当然除了这些前端文件,后端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职能,即保存和提供用户数据,比如移动端常见的 JSON 就是目前最流行的在后端和前端之间传输的一个文件格式。

前端与后端是如何配合的?如上图,以 Web 端为例,在浏览器输入一个网址后,浏览器向服务器发送了一个 HTTP 请求;服务器通过一个 HTTP 响应,把显示这个网页所需要的资源传回给了浏览器。而需要在浏览器中执行的技术,HTML / CSS / Javascript 等就叫做前端;需要在服务器端执行的、通常我们看不到技术就叫做后端。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