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撒韦伯克希尔公司(Berkshire Hathaway)主席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向来很少投资海外企业。但早在2006年,巴菲特以40亿美元买了以色列金属公司ISCAR Metalworking约80%的股权,这是巴菲特当时在美国以外进行的最大一笔投资交易,也是以色列历史上来自海外的最大一笔投资。
2013年,巴菲特用20.5亿美元买下剩余20%的股权。同年年底,巴菲特收购了以色列电缆公司Ray-Q。
亚洲商界传奇人物李嘉诚也是频频出手。他旗下的高科技创业投资基金Horizons Ventures已投资了超过25家以色列初创公司。两年前被谷歌(微博)以10亿美元收购的以色列导航软件公司Waze,早期就是李嘉诚投资的。
同时,苹果、谷歌、Facebook、思科、英特尔、IBM等科技巨头也纷纷涉足。苹果收购了以色列体感技术公司PrimeSense,个人助理应用Cue;谷歌收购了导航软件公司Waze,安全初创公司SlickLogin;Facebook以1.5亿美元收购数据分析服务公司Onavo。
英特尔、思科、微软等公司不仅收购以色列初创公司,还将其海外研发中心设在以色列,在当地高薪聘用顶尖的专业人才。
以色列创业可谓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每年都有数家企业被美国科技巨头收购或赴纳斯达克上市,但为什么其本土难以诞生Apple或Google这样的巨头?
下一个谷歌能否诞生在以色列?

JVP合伙人Fiona Darmon(左),Kobi Rozengarten(中),Raffi Kesten(右)
以色列顶尖VC基金Jerusalem Venture Partners (以下简称JVP)管理合伙人科比・罗森加滕(Kobi Rozengarten)接受腾讯科技专访时表示,以色列只有约800万人口,本土市场规模小,所以企业从诞生之初,瞄准的就是全球市场,满足外在市场的需求。
“以色列投资人一般很少有耐心长期持有一家公司,他们非常清楚1/3的初创公司会失败,持有公司6-7年后,都希望看到回报。创业者也是活在当下,所以双方都向往去纳斯达克上市。”科比说道。
普华永道PwC发布2014年《以色列高科技公司退出报告》称,去年以色列退出交易创纪录地达到150亿美元,共有18家公司上IPO。JVP孵化的网络安全公司CyberArk Software就是成功IPO的典型案例。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