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在某成熟团队做用户研究,每天的事情就是完成一个又一个的测试,需要考虑的事情包括怎么写好测试脚本、访谈时需要注意什么、研究报告的ppt怎么写才更容易让人理解等执行层面的事情。后来到了一个新成立的用户体验部门,只有我一个用研,才发现别人根本不知道用研是干嘛的,工作方式跟以前也有了很大的区别,自己在摸索中前行,幸得高人指点,至今已有近一年的时间。
前几日跟朋友闲聊,朋友问,你一个人做用研,觉得孤独吗?回来后我想了想,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是孤独的,所以我只能说“一个人的用研不孤单”,于是就有了本文,总结过去近一年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包括怎样在新团队中做用户研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及如何更好的宣传用研等,个人水平有限,做法不一定正确,也不一定适合所有人,欢迎同行交流。
1. 做事情,看机会
记得以前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大意是:你看待自己的方式取决于你会做什么,而别人看待你的方式取决于你做过了什么。每个团队在招人之前,肯定会提前有个安排,招这个人来做什么。而团队对我的安排是做新产品研究,简单的说就是研究一下国内外相关的产品是怎么做的,包括产品发展过程、融资情况、产品设计、内容形式、目标用户以及公开的数据情况等。所以我的工作是这样的:在Twitter、Quora上求新产品的邀请码;在TechCrunch上查找产品发展过程和融资情况;使用各种检索词Google产品相关的报道;自己埋头研究产品设计的各个细节;最后写成ppt分享给部门同事。
虽然乐在其中,但很快发现这样做的弊端:很多产品、运营觉得这样的分享离他们的本身工作太远,也许我提出的建议听起来挺好的,但考虑到实际实施的工作量,往往最后就不了了之。适逢产品改版被很多用户骂,数据也一直下降,其实这可能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产品刚改版总会有用户不习惯,在我看来,机会来了。当产品经理思考要如何做的时候,我提出了详细的用户调研方案(可用性测试+深度访谈+问卷调研),很快就付诸实施,也许不是最恰当的调研方案,但是用户研究从0到1的开始。
2. 寻找支持者
不得不承认,“福特、马、汽车”和“乔帮主从来不做调研”两个故事误导了很多产品经理,虽然前者是混淆了用户需求和解决方案,而且乔帮主其实也做调研,但面对职级高我N个Level的资深产品经理,又怎么能当众直接反驳呢。幸运的是,部门里有好多产品经理,经过逐一”排查”,找到了几个有用户意识的产品经理。所谓“排查”,就是多私下聊天而已。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