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团队

创业项目
当前位置:王柯团队 > 网络创业 >

深度解密:滴滴快的那些未曝光的“隐”科技

2024-08-12 王柯团队
深度解密:滴滴快的那些未曝光的“隐”科技

仅仅成立不到三年,滴滴快的就从一个起初被全民看衰的项目,变成了一个能够和世界级选手(当然是Uber)PK的平台型公司。去年那场补贴大战让滴滴快的名声大噪,让腾讯阿里尝到了移动支付的甜头,更让百度因为再一次错失良机而捶胸顿足。再加上今年情人节两家公司的高调合并,滴滴快的在过去的一年多里赚足了眼球。

可能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滴滴快的之所以能快速崛起,靠的就是补贴和营销。但实际上,能帮滴滴快的坚挺至今的核心因素,是营销背后建立起来的技术壁垒。

前几天有幸和滴滴快的技术团队有过一次短暂的、非正式的交流,初步了解了滴滴最近在技术上的一些积累。因为很多都涉及到机密,所以这里简单总结一下,看完这些还没有被外界知道的“隐”科技后,你或许会和我有一样的感受:在强大的技术面前,其他都是花拳绣腿!

滴米调度室

和很多出租车司机聊天的时候,他们都会频繁地提到一个词:滴米。简单从字面上理解,滴米就是一种虚拟货币。从我和出租司机大量的交流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滴米系统更像是一个调度室,滴米很有可能替代一部分甚至完全取代现金补贴的功能。

1.webp 16 深度解密:滴滴快的那些未曝光的“隐”科技

估计所有人在打车时都遇到过因为活儿不好(主要是路途太近)被司机“赶”下车的情况,客气点的司机一般会说 “不好意思我马上收车了,您换个车吧。”狠一点的司机干脆直接不开门,发现路途太近干脆就踩油门跑了。即便上了车,司机也会一路骂骂咧咧地抱怨,让人很不爽。

出租车出现至今二三十年,原有的调度系统一直解决不了决司机拒载的问题。打车软件出现后,司机也都一窝蜂地抢好活儿,差活儿无人问津,除非乘客自己加钱,或者打车软件给司机奖励。结果是,司机们都是在拼手机性能,联想换小米,小米换iPhone,网络上面也不甘示弱,2G基本没用,3G是最起码的,4G才是抢活儿的利器。

对于司机来说,是否能接到好活儿取决于司机的滴米数量。一个用户的订单发布后,调度系统会根据大数据分析,对路程远近、是否堵车等瞬间判断其对司机的吸引力,如果是好活儿,抢单的司机会被扣除一定滴米。下一次如果好活儿出现,只要扣除一定数量的滴米就可以得到优先抢单的机会,当然,成交之后才会扣除滴米。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

最新文章
咨询客服 领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