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刚过完正月十五,就说这么个话题似乎有点不太吉利,但“吉利”能当车开却不能当饭吃。十五一过,投资人如同商量好了似的集体到民政局改名叫“理性”,所以今天准备出来融资的创业者――尤其是那些处在B轮和C轮之间的创业者――需要清醒地意识到:羊年来了,天在变。
2014年拿到A轮融资的公司有八百多家,拿到B轮融资的有两百多家,这一千多家企业中会有很大一个比例需要在2015年去拿C轮。假设2015年还是只有不到100家拿到C轮,这意味着90%的创业者可能需要直面“C轮死”的可能。
为什么会这样?又如何能避免C轮死?易凯资本创始人王冉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创业家》3月刊封面,也将以警惕“C轮死”为话题开篇,奉上相关案例和榜单,敬请期待!
90%的创业者难过C轮关
过去两年,随着无线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中国很多效率低下的传统产业开始被颠覆和重构。新一代的互联网公司终于可以不再依靠中国互联网人口增长的红利,而是直接触碰和蚕食那些动辄都是数百、数千甚至上万亿的传统行业的奶酪。在O2O、产业链电商、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医疗、智能硬件等多个领域,中国的创业者们迎来了一波前所未有的巨浪型机会。
在过去的十五年里,以BAT+新浪网易搜狐为代表的第一代互联网公司、以京东、58为代表的第二代互联网公司以及以小米、滴滴为代表的第三代互联网公司已经系统地为市场培养了一批具备较高起点的创业者。他们与这一波巨浪型的创业机会一拍即合,干柴烈火,熊熊燃烧。
与此同时,资本界也在给力地扮演着推波助澜的角色。大量之前在一级市场投资、二级市场获利的资金被回吐到创业投资市场,加上已经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的很多上市公司创始人和高管,导致天使和VC基金在2014年募资异常容易。关于2014年中国VC的募资金额,CV的统计是127亿美元,同比增长170%;清科的统计是190亿美元,同比增长175%;两家机构统计虽然总金额相差较大但增长率大致相同。这样一个环境也促使张震、曹毅们揭竿而起,他们只用很短的时间就捅破了年轻合伙人单干融不到钱的那层窗户纸,一批由70后、80后、甚至90后领军的VC基金应运而生。(如果再往前追溯,经纬的张颖应该是更早的VC起义者,只不过那个时候这样的事件还凤毛麟角,没有形成燎原之势。)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