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Uber似乎处在舆论漩涡之中,人们对它褒贬不一,但是我要强调的是:我很喜欢Uber。
我清晰地记得我第一次与Uber结缘是在2010年的9月28日,当我使用了Uber服务后,手机地图上显示了一个小绿点,那代表我的位置。随后我就可以在地图上看见代表汽车的汽车图标向我的小绿点移动。从那时起,我就知道我将永远的与出租车、机场接车服务以及旧金山市中心的停车场服务员说再见了。
怎样形容Uber在全世界的受欢迎程度呢?由于成千上万的用户喜欢这项服务,Uber甚至都已经成为了动词。高达400亿美元的市值,已经让Uber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代名词,比如说人们会把某些领域内的按需移动服务(ODMS)称为“某某领域的Uber”。似乎任何可以提供通过智能手机预约、实物送达、虚拟传输的线下服务的创业公司都可以成为这个领域的Uber――佼佼者。
这些佼佼者中有一些将会成长为全球互联网品牌巨头,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甚至市值会高于那些想要革新的线下竞争对手。不过,更多的可能性是他们只会对其所在行业产生很小的影响,服务很有限的市场。
我对哪个市场或者哪个公司真正具有变革性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这个方法很简单,只需要看他们所提供的服务即可,只要绝大多数用户不满于现有的服务提供商,那么这项服务就会具有真正的变革性。然而现在许多服务领域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可用性、质量、透明度以及定价方面的问题,虽然这对消费者不利,但却对于创业者和投资者来说是一件幸运的事。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这些问题都让人难以接受,因为人们可能会接受按摩或者参加瑜伽培训班时的问题,但却不一定能够接受装修或个人出售二手车时遇到的问题。由于人们对不同服务的使用频率不一样,就会使经常使用的服务成为自己的习惯而非一次性的冲动,所以这也让我们更有动力去解决日常的问题,而不是偶尔才会碰到的问题。
搞清楚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类型后,下面来让我们来想想按需移动服务如何才能利用好智能手机技术、网络效应、规模经济、大数据、众包以及科技创业者视野中的工具,从而打造出一项真正使用户满意,能够大幅提高用户体验的服务。
很显然,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