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政府报告发布之后,“互联网+”顿成显学,在TMT投资领域,报告言必称互联网+,投资标的非互联网+不看,一时间泡沫泛滥,牛鬼蛇神上街,股价上窜如脱缰之马,浑然不顾价值基本规律。
毫无疑问,互联网+是潮流所在大势所趋,但是,面对市场狂热,面对各种不冷静,我们必须冷静下来,思考互联网+真相,寻找泡沫下面的真金。
市面上现有两种互联网+
√ 第一种是李克强提出的互联网+,可简称为李克强+,其特点是重资产+技术。
通读政府报告可以发现,李克强+的着眼点主要有二:
一是互联网+工业,意在通过互联网技术改造传统的生产模式,进而提振不景气的经济;
二是刺激信息消费,意在通过电子商务改造流通模式,推动内需外需增长,促进社会就业。
√ 第二种是互联网公司提出的互联网+,其特点是轻资产+服务。
从两会之后,主要分为两大流派:
一派是腾讯+,按照马化腾“连接一切”的表述,可以理解为通过QQ和微信平台,连接公共服务,提高社会运行效率。他们希望政府能够数据共享,让老百姓通过微信来办那些需要跑政府才能办的事(比如微信签证),以此增强用户的粘性。
另一派是阿里巴巴+,阿里巴巴一直在输出一种理念――云计算犹如水和电一样,是未来人类的必需品。其目的在于推销云计算,希望中小企业、各种组织乃至各级政府,都接入自己的云计算,进而完善自身的大数据资源。
再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无论阿里还是腾讯,这两家公司其实都瞄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大数据资源。何以故?正如去年夏季在中信证券策略会上提出的观点:再过几年,世界上将没有什么互联网企业,只有数据企业,一个企业拥有的数据“数量和质量”将决定企业价值。
一、先泼一桶冰水:四个真相
1、真相:我国ICT发展水平低,互联网普及率有待提高
欧美发达国家为什么没有人谈论互联网+?很简单,不需要。在美日等国,互联网及相关产业已成为最具活力、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与之相关的产业在其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经达到甚或超过50%,对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的贡献率更是远远超过第一和第二产业,成为创造就业岗位的重要推动力。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