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互联网思维强调要让用户尖叫,需要创新型团队开展创造性的工作。于是,京东着力打造孵化器,不仅对外部项目进行投资,更是大力倡导内部创业,内部创业孵化作为新的工作模式终将获得各大企业的青睐。
在这个“不颠覆,莫创业”的时代,对于大公司而言,抱着“与其被别人颠覆,不如自我颠覆”的想法,不断思考、尝试新方向,战略布局各个产业链条,“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美其名为:内部创业。
今年3月,京东 “拍到家”app上线,4月份,“拍到家”正式改名“京东到家”,主打2小时快速配送,以此方式切入社区O2O服务。目前京东到家包括了“超市到家”、“鲜花到家”、“外卖到家”,涉及生鲜、商超商品、外卖和鲜花等品类。而这个被东哥称为“具备战略属性的京东O2O产品”据称是其亲自带领京东O2O团队创业的项目。
那么,京东的内部孵化机制如何做?
在京东众创学院开营仪式上,京东O2O服务副总裁任鑫详述了京东内部创业那些事,“现在的世界是不确定性的,3个月前对这个市场的判断,可能到今天就不太一样了。所以,这个时候很有可能不需要那么靠谱的大、杂资源,而是要小步快跑。我们希望给京东带来一点点的影响就是希望不那么靠谱一些。”任鑫说。
原则上,任鑫介绍,京东在进行内部创业尝试时,通过“不允许做效率优化、目标调整和用引导技术从下往上把东西给找出来”的玩法,刺激大家去思考如何做“创业项目”。
详细解释如下
首先,不准优化效率。凡是发现他们有优化效率,把一个东西变得更有效率,这块就会让他们停。因为优化效率是在你模式已经验证完了之后,用户喜欢这个东西,你的解决方案也靠谱,这时候你要省一点钱,更快把这个方案提供给他。但在验证用户要不要这个东西时,是没有用的。
其次,改KPI。因为他们做着做着,发现今天卖50个盒饭,明天卖100个,觉得有成果。但是,我们要的不是卖盒饭,我们让他们明天的目标变成“让这一栋楼所有人都买过你的东西,不管是什么。”他们的整个视角就会随着你目标的框定而变化,就会变成我要去关注那些还没有买过的人,他们为什么没有买,什么东西让他们保持第一次买,通过目标调整关注点。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