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在创业公司工作,很多朋友也都在创业。大家在一起交流的时候经常会说起一些共性的问题,时间久了,总结一下,这些问题其实就是常态,无需大惊小怪。
关于「常态」的基本解释:
1.固定的姿态
2.平常的、正常的状态
因为是创业公司,所以就一定会有这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对创业公司来说,即使得到了「完美」的解决,或许也只是带来边际效益提升,有些甚至并不是最关键的,只是对你造成了巨大干扰而已。要有个良好的心态去面对这些问题。
问题一:管理混乱
管理是很难的事情 ? 这当然是废话。很多创业人真的未必是好的管理者,但他们具备别样的能力。公司在创业阶段最需要的是增长,在增长面前,甚至其他事情都不重要。除非,有的事情阻碍了增长,不得不解决。
如果你看到管理混乱,那么可能在这个阶段,需要这种牺牲去投入团队精力做更主要的事情。
管理需要公司最核心团队的人力成本。最极端的情况下,如果只有「管理有序可平稳前进「与」管理混乱但高速增长」,只能二选一,由你来做选择,会选哪一个?
问题二:内部流程制度缺失或不完善
这么说吧,我就没听过哪家公司不是这样的。创业公司本来就是轻装向前快跑,一旦慢下来就等于公司在慢性自杀。别人快,你慢,即使也有增长,那也是失败。
如果流程制度太完善了,那意味着花了很多资源在这些流程制度本身上,团队做事情难以突破条条框框,节奏快不起来。
真正的难点在于怎么达到某种平衡。流程制度不能完全缺失,但是矫枉过正也要不得。这考量公司创始人对这个问题的能力,也跟他的工作背景有直接关系,某种程度上说,也要突破既往思维的限制。
喜欢完善的制度完备的流程的人,建议他们去大公司工作。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创业团队。创业这事儿听起来是酷活儿,实际都是苦活儿累活儿脏活儿。
问题三:招聘真他妈的难
有些创业者很焦虑: 招人难。潜台词是:如果能找到更多更优秀的人,那恐怕我的项目早就成了。更有甚者:方案早就有了,就差一个 CTO 了。为什么优秀的人才找不到 ? 为什么工程师这么贵 ? 为什么我们公司招人这么难,你看某某团队招人就好像很容易…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