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团队

创业项目
当前位置:王柯团队 > 网络创业 >

为什么一定要远离二手知识?(深度好文)

2024-08-12 王柯团队
为什么一定要远离二手知识?(深度好文)

一些日子前,在知乎上有人问为什么有人对罗振宇的罗辑思维评价不高,我贡献了如下的答案:

罗振宇讲的还是不错的,虽然学识不够,啥都讲容易出纰漏,但是不能不说讲的不错。

但是问题在于,这个节目的立意是让人听罗振宇看了一本你本该看的书(或者是他的知识助手看了,写了提纲给他)。也就是这是一档追求二手知识的节目。我看了这么多年书的最大体会就是,千万不要听任何二手知识,哪怕给你讲的人是一个圣人,二手知识也是二手的。

一定要自己去看书,去看一手的东西。

回答的时候,正好是我搬家期间,心情比较郁闷所以也懒得写太多。

其实本质上讲,我认为罗辑思维做的很不错,商业上貌似也很成功。但是,对每一个有所追求的人来说,也就是我默认认为我的读者来说,我觉得看罗辑思维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是有害的。

我本以为我的答案写的虽然很简单,但是逻辑很清晰,大家会看的明白,谁知道评论里面表现出来很多人对二手知识这个概念的陌生,也缺乏思辨能力,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好好讲讲二手知识这个问题。

信息传播的进化和衰减问题

所有的知识其实也都是信息,信息在不同的载体之间,通过不同的介质传播的时候一定会产生损耗。

不知道你们小时候有没有在学校里做过一个游戏,就是5-6同学站成一排,老师把一句话,耳语告诉第一个人,然后,一个人告诉另外一个人,最后一个人,站出来把那句话,大声的说出来,然后老师公布原话,结果往往都非常爆笑。

老师写的如果是“告诉小明明天要到校。”最后传出来的也许是“听说小明上课爱尿尿。”

我自己亲自玩过几次这个游戏,也在电视里面见过几次,结果无一例外。这个非常简单的游戏其实就是跟我们讲,在传播的过程中,信息往往是会衰减和走样的。而仔细分析的话,你会发现,衰减和走样的程度,是随着传播链路的节点数指数增长的。

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纠错),传播的最好结果是完全不走样,最差结果是完全走样信息尽失。

但是信息也是可以进化的,在一定的规则下,一定的逻辑下,信息是可以在传播的过程中进化的。比如,人类最早只是偶然知道肉烤熟了可以吃,但是每一代的人类在传播熟食这个信息的时候,就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今天我们吃到的熟食种类,可以吓死我们的老祖先。这些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经过了传播者的收集、整理、再加工、升级,慢慢的行程了人类灿烂的饮食文化。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

最新文章
咨询客服 领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