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中国电商行业成为了中国互联网最重要的掘金热土,一场场资本盛宴在电商领域不断上演。在2006-2009年期间,中国电商总体投资金额还不到50亿,但在2010-2013年期间,由于大量资本的涌入,电商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各路电商豪杰攻城略地,群雄逐鹿。这四年期间中国电商投融金额达到了惊人的840亿。在2014年,随着阿里以及京东赴美上市获得总共超过235亿美元的天量融资,中国实物电商的基本格局已经确定。天猫淘宝、京东位于第一梯队,苏宁易购、唯品会属于第二梯队,其他则属于第三梯队。在这种格局下,许多电商初创公司面临着严峻挑战。这些初创公司不仅受到巨头们激烈竞争以及挤压,还面临着资金、人才、资源等各方面限制,其中大多数的最终结局往往都是惨淡收场。所以对于初创电商公司而言,如何在巨头的阴影下寻找到突破机会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电商是一个十分大的概念,边界也非常宽,创业者的视野应该更开阔一些,在一片红海中寻找到电商市场中的蓝海,而不要仅仅局限于类似京东、天猫这类比较主流的综合品类B2C电商模式。虽然实物类电商的格局已经基本确定,大部分的市场份额掌握在少数巨头手中,但随着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的深度发展,用户的消费心理以及方式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机会在这些变化中不断涌现出来。许多创业公司正是在这些变化中敏锐地捕捉到商业机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蓝海。结合最近半年以来的观察,我认为中国电商有几个重要的机会点值得电商创业者关注,这些机会点分别是生活服务类移动O2O电商以及用户定价C2B电商、重度垂直电商等。
生活服务类O2O电商
如果说中国实物电商的格局已经基本确定,那么没有仓储物流的生活服务电商会是中国电商未来的增长点,也是中国电商创业者的未来机会之所在。腾讯百度也意识到这一点,他们都已经放弃实物电商,转向投资生活服务类电商,如腾讯放弃了拍拍及易迅等,但大力投资扶持生活服务电商如大众点评、嘀嘀打车等生活服务类公司。万达现在做电商也是遵循着这个思路。另外去年下半年百度推出直达号,微信升级至6.0版等一系列举措的发力重点均不是针对实物,而是针对生活服务。
生活服务类O2O电商绝对是比实物电商大几十倍的市场,中国那么多实体店面,那么多“食住行”及精神层面需求,一旦开启互联网化及电商化进程,其中的电商创业机会也将更多地涌现出来。以外卖电商为例,虽然有饿了么、淘点点、美团等获得巨量投资的巨头在市场上激烈竞争,但由于外卖市场规模极大,其他初创公司仍有机会。举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武汉本地创业公司,触电会成员公司呷跨界,呷跨界属于小团队创业,定位于武汉本地“半小时上门家宴”的外卖商家。虽然成立不到两年,但在外卖巨头的激烈竞争的夹缝中,呷跨界从最初的6人创业小组起步,迅速发展到现在200余人的规模,也成为武汉本地比较知名餐饮O2O品牌。作为一家有着互联网基因的公司,呷跨界一开始就特别注意网络的传播以及和粉丝的互动。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