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人问我怎么写prd,在深受市面上流行的功能需求模板“残害”之后,我现在一般不会向别人推荐任何所谓的“模板”。
需求文档是产品需求的表达方式,而其中需要描述什么内容取决于产品经理想要描述什么,即产品经理的需求。如果产品经理的需求是明确的,而且产品经理脑中有物,那么需求文档自然而然就出来了。最可怕的是产品经理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描述的是什么内容,这个时候即使有模板,写出来的东西也是一团糟。
互联网产品以用户为中心,所以prd也应该站在用户的角度来描述,如果不知道自己要写什么,在写文档之前产品经理可以先问问自己以下4个问题:
用户需求是什么?
通过产品,用户能得到什么?
如何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场景?
产品应该做什么?
这四个问题凝聚了End2End思想的核心,站在用户的角度给需求,在Jesse James Garrett的《用户体验要素》一书中,被分别称为范围层(问题1,2),结构层(问题3),框架层(问题4)的用户体验。
>>>>用户的需求是什么
按照需求出生的先后排序,需求分别是:
用户需求
功能需求
即先有用户需求,才有功能需求。此文开头已经提过,笔者曾受功能需求模板误导,所以下文中仅描述用户需求。举个例子,用户希望买到物美廉价的商品,那么对于用户而言,用户需求其实就是以下几点:

如果是B2C平台,还得考虑到B端用户的需求,那么用户需求列表就是:

>>>>用户可以得到什么
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思考产品的有用性,即产品这么做对用户能产生的价值。
在上面这个B2C电子商务平台的例子中,B端用户通过在系统中发布商品,供C端用户购买,可以给B端用户带来收益,加入了优惠券之后,B端用户在系统中发放优惠券,系统通过优惠券可以刺激C端用户消费,此时B端用户给C端用户提供了折扣,拉动消费后C端用户会给B端用户带来更多的收益,图形化后的表达为: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