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坦森的《创新者》系列影响很大,在中国有个人把他的书研究得很深,学习了他很多观点,用自己的话去演讲,做各种颠覆式培训模式,效果也很好――这个人叫李善友。
克教授被称为“破坏性创新之父”,在于他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哪些倒下的行业巨头果然是因为不重视技术创新,不重视客户,内部管理不善而倒下的吗?
克教授告诉你,恰好是因为这些企业管理规范,重视客户,围绕客户不断研发创新,打造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为自己未来的颠覆播下了种子。
克教授在书里用硬盘行业的发展,挖掘机行业的发展做了案例,我想我的话把克教授用这些案例做出的判断讲一下。
一个成功的企业被市场淘汰,往往不是因为他管理不善,而是因为他太适应传统市场模式,以致被自己的老客户绑架,无法抓住全新的市场趋势。
即便大企业看到未来的可能市场趋势,也会因为初始市场规模不够大,内部资源分配被现有高利润客户挤占,现有管理模式和成本结构不匹配新兴市场而放弃或失败。
怎样理解这两句话?
我举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就是诺基亚。
在2007年,诺基亚还是如日中天,08年开始业绩下滑,但始终是市场巨头,不过才几年时间,在智能机市场机遇面前,诺基亚反应却极其缓慢,最终导致一败涂地。
为什么会这样?
难道是诺基亚没有投入精力做智能手机?――塞班出来的时间一点也不晚。像小米出来时间更晚,诺基亚其实有时间。
最现实的答案就是诺基亚在传统手机上的运营太成功了,他们定位做出坚固耐用待机时间长的手机上独步天下。正因为过去的成功,导致他们的研发节奏,生产节奏,市场运营都无法适应智能机时代。
诺基亚是死在自己构建的核心竞争力之上。
诺基亚手机用户传统定位是商务人士,需要长待机,需要可靠性。那时普通人也认为手机也是昂贵的消费品,一次购买,多年使用(我们早年买手机都用好几年的。)
但时代渐渐改变,首先手机变成大众商品,话费也越来越便宜,这意味着手机更新换代周期变快了,在耐用性方面做设计已经不合时宜;其次手机一旦进入智能化时代,有趣好用的需求会让消费者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他们中绝大部分宁可买充电宝,到处找插头,也不愿意要一部耐用但不好玩的手机。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