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团队

创业项目
当前位置:王柯团队 > 网络创业 >

一文教你扫清股权分配里埋的雷

2024-08-12 王柯团队
一文教你扫清股权分配里埋的雷

近日,卢在光律师在阿尔法公社举办的导师授课活动中,就创始团队的股权分配、天使融资协议中的关键条款、期权池的操作和设立等问题进行了深度分享,以下为内容精选:

创始团队的股权分配:实际控制人要明确

在创始一家公司的时候,尽量避免四个人创业和股权均分。因为如果以后准备在中国上市,中国法律、证监会和股转系统是希望看到公司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实际控制人。股权均分,在法律让到实际控制人的阶段是很难操作的。另外一点,在经营的角度,股权均分,对做一些决策、判断,都不是特别有利。

因此,我们要在创业的第一天,把项目想清楚之前,就把创始人股份分配好,把比例谈定,以避免日后经营中对股份出现的种种争议,让大家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公司运营上。

其次,需要有相应的股权兑现的约定,否则股权的分配没有意义。这是说,股权是按照创始人在公司工作的天数,逐步兑现给创始人。一般的做法是按照4~5年兑现。比如,工作满一年后,才能一次兑现4分之1的股权。比如起初规定你有50%的股权,但是创业两年后你退出了,那么你的实际股权变为25%。直到48个月之后全部兑现。每工作一个月,多兑现48分之1的股权。这是对创业公司和团队自身的保护。谁也没办法保证,几个创始人中途不会放弃。事实上,绝大多数情况是某个(些)创始人由于各种原因会离开

一般一个公司,做到上市需要4轮到5轮左右融资。种子轮可能6%-10%左右比较合适。举例来说,在公司创立的时候,创始人有100%的股份。第一轮种子轮进来,如果给种子轮15%的股份,正常来说,还要做一个10%的员工期权池。种子轮之后,创始人的股份就被稀释到75%。此外,如果公司发展的好,这个时候需要吸引更多的关键人员过来,下一轮VC时投资方再稀释25%,期权池稀释创始人股份的15%。此时,种子轮就被稀释到了9%,VC的A轮占了25%,期权池占到了21%。创始人占了45%。到了B轮,因为公司估值增高,创始人让12.5%,再拿5%放到期权池,到了C轮的时候,创始人再让出7.5%,三轮投资过后,整个创始人投资的股份只有32%。所以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建议大家最好采取小步快跑的方式,多融几轮没关系但是每一轮不要稀释太多的股份,种子轮我们建议大家稀释6%-10%左右比较合适。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

最新文章
咨询客服 领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