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记者综合采访众多行业创业者,用第一人称写出的观点。总结了眼下各种新鲜热词“O2O”、“产业互联网”以及总理命名的“互联网+”背后的逻辑及操作原则。
从2015年开始,中国的互联网才真正的有点意思!
因为在2015年,互联网在中国才开始真正的切入了行业!这是一个转变,2012和2013年的苗头,2014年的沉淀,终于在2015年规模的起风了。所谓产业互联网,其实不仅仅是个概念。很多人说这阵风是个泡沫、是资本的追风!而我却认为这是一阵真正的趋势之风,如果跟不上这阵风的,你只能成为一直气喘吁吁跟着风跑的猪!
互联网与产业结合的经典案例就是携程(当时一直宣扬的鼠标+水泥模式),这是一个实实在在撬动行业的互联网公司,撬动的那么实诚,以致于很多人都不认为携程是个互联网公司。今天一堆什么这O那O的,其实就是携程在各个行业的翻版。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当时也有很多在各个行业的翻版但都不成功(比如饭统网),而现在却至少都成势了呢(比如饿了么)?
三个条件
原行业的状态
原来社会各个行业都在成熟发展期,互联网只能绕着走,没办法去做直接动手术的改造,所以出来了一系列门户、社区等形态,其实还是绕着各行各业做服务和增值。现在传统行业已经走了下坡路,开始松动,互联网可以开始在传统行业各个环节中直接动刀了――这其实是现在所谓一系列O2O发展的潜在规律。2013年前,互联网动作不大,移动互联网本身的体量和终端发展也在待哺,也是因为互联网自己的内功不足。第二是因为传统的很多行业活得很滋润,根本不需要你来改造!
移动终端的发展
移动终端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操作便利,掏出手机可以打车(想像一下在PC上使用打车的场景是多么的让人崩溃!)、可以找到附近最近的美食和按摩店、可以直接找最近的大厨来家里做饭。
交易的便利性
移动终端同时也带来了交易的便利性,随着支付宝、微信支付的普及,服务流程更加顺畅并且直接可以完成交易。让互联网得以便捷的切入到传统行业的交易环节。
现在天时满足,地利ok,就看你的人和了!
我该怎么做?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