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什么叫b2b平台?b2b平台的7大形势

01
凡是批发商(经销商,大B)与零售商(小b)之间的交易,都是B2B。其实叫B2b更好。
在中国讲B2B有一个特定的语境,即数字化的B2B。所以,传统的渠道交易不是B2B。
这只是快消品数字化的B2B。在中国还有另一类研究B2B的人。如果说快消品B2B是终端产品的分销链B2B的话,另一类B2B则是终端产品供应链的B2B,比如工厂网。这是两类风马牛不相及B2B。本篇只讲快消数字化B2B。
02美国形态B2B
中国B2C繁荣,美国B2B繁荣。中国B2C的配送是第三方化的,美国B2B的配送是第三方化的。
中国B2B与美国的差别,首先源于渠道功能的差异。美国渠道是“信息链、物链”,中国渠道是“人链”。
信息链、物链主要解决商品交易,人链是先有人际关系,再有推广,然后才是交易。
中国有8000万营销人,这些人构成了中国渠道。美国基本没有中国类似的业务员队伍。中国的渠道似乎是一批、二批,但形成渠道系统的则是靠业务员组成的人链(包括厂家和经销商的业务员)。因为渠道是人链,所以“客情”关系特别重要。
美国的营销,前后台角色分明。后台(市场部)解决认知问题(品牌),前台(销售部)解决交易问题。中国的营销,后台弱,前台强。前台是人链,形成了“认知、交易、关系”三位一体。
美国的B2B有几个特点:
1、源于信息化时代。
中国的B2B,源于数字化,比较晚。美国则源于信息化,PC时代就做得很好。
2、集成订单。
中国的数字化订单,平台本身就具备天然的集成能力。美国的信息化订单,后台要复杂一点。好在美国人对信息化已经很熟练。
集成订单,还源于美国的供应链集中度高。中国1998年开始的“渠道下沉”,其实是“砍大户”,结果是渠道碎片化。美国的主流供应链公司不超过20家,集中度高,有规模优势。即使是规模很大的零售商也把供应链交给第三方。
3、集成配送。
美国的交通法规对配送车辆的管制比较严,不是谁有车辆就可以配送的,配送集中在少数配送商手中。因为集成配送,配送成本低。
配送对人员的依赖度高,美国人比较散漫,如果不是高密度、高集成订单的配送,配送成本是很高的。
4、渠道关系稳定。
美国没有中国那样的供应链交叉覆盖现象,也没有B2B低价抢客的现象。
5、小店在城内,大店在城外。
美国大型零售商集中在乡村小镇和卫星城,而小店反而在市中心。因为美国人工作在市中心,生活在乡镇小镇和卫星城。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