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团队

创业项目
当前位置:王柯团队 > 网络营销 >

2024年怎样玩好饥饿营销?玩好饥饿营销的三个层面

2024-02-26 王柯团队

怎样玩好饥饿营销?

市场部网编辑 525 2019-6-13 10:55

营销管理

近几年,“饥饿营销”已经成为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词汇,而且很多的品牌也是精于此道。其中被大家誉为“手机性价比之王”的小米对于饥饿营销的运用便是业内知名的。

关于“饥饿营销”的名词解释是这样的:一般被应用于商品或服务的商业推广,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调低产量,以期达到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假象”、以维护产品形象并维持商品较高售价和利润率的营销策略。

于是很多人便以为,饥饿营销就是减少产品的数量做到奇货可居,但其实并没有这么简单。今天七爷就来和大家聊一聊关于饥饿营销背后的东西:

1 饥饿营销的三个层次

在消费心理学中,人们把“物以稀为贵”而引起的购买行为提高的变化现象,称之为“稀缺效应”。而稀缺效应也就是饥饿营销的核心,但稀缺效应却不只是单纯的减少产品数量。

1975年,社会心理学家斯蒂芬・沃切尔和他的同事Lee、Adewole做过一次实验,一共三轮。实验很简单:让不同的参与者对同一款小甜饼进行品尝和评价。在第一轮的两组参与者中,其中一组参与者面前的罐子里有10块小甜饼,而另一组参与者面前的罐子里仅有2块。结果罐子里只有2块小甜饼的参与者们所给出的评价,很大程度上高于罐子里有10块小甜饼的参与者。

就像物依稀为贵,供应量较少的小甜饼让人觉得更珍贵,更容易勾起用户的欲望。机会越少越难得,价值就显得越高,吸引力也越大。

而这也就是饥饿营销的第一个层次:稀缺 > 充足

怎样玩好饥饿营销?

第二轮还是同样的两组参与者。还是第一组的参与者面前的罐子里有10块小甜饼,另外一组参与者面前的罐子里只有2块。但这一次在准备品尝时,两组参与者却被叫停,而是从对方的罐子里拿出一块交换进行品尝。于是原本罐子里有10块甜饼的参与者吃到了那些“供应紧张”的小甜饼,而原本罐子里只有两块小甜饼的参与者吃到了那些“供应充足”的小甜饼。结果,第一组参与者给出的评价远远高于第二组,同时比第一轮实验中第二组给出的评价还要高。

当产品由充足变成稀缺时,用户产生了比供应一直稀缺时更积极的正面反应。这意味着,比起一直稀缺的产品,刚变成稀缺的产品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而这就是饥饿营销的第二个层次:先充足后稀缺 > 一直稀缺。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

最新文章
咨询客服 领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