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防疫神器“健康码”是怎么运转的?
2024-03-22
王柯团队

在有14亿人口的中国,每个人都能通过智能手机调取一张健康码。这是在红黄绿间变化的二维码或条形码,三种颜色在后台由大数据算出,提示持码人不同的感染风险状态。不同地方的健康码还展示不同的其他信息,有的展示照片,有的提示行程,还有的标识着打了几针疫苗,为防止截屏伪造,大多数都嵌入动画和定时刷新。
除了对外展示感染风险,健康码还负责采集更精准的位置信息。中国遵循“动态清零”政策,每个人要为自己的出行和潜在的病毒传播负责。在大多数城市,当你出入公共场所,会被要求在门口扫码登记,而手动的扫码登记,比被动的手机基站定位误差更小。
健康码由各地政府主导开发,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毫无疑问,用以检测每个人健康风险的“底层数据”,涉及大量个人隐私。但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的政府相关部门及企业人士都保证,对于这些隐私信息,企业仅提供技术支持,并签署了严格的保密协议。而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也为数据的安全上了一道“紧箍咒”。
快速上线背后的大数据战略
健康码的第一行代码已经写进了历史,更准确地说,它已经成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馆藏。玻璃柜里的那行代码,创建于2020年2月13日晚8点34分,是浙江省健康码引擎的开端,并在40个小时后上线测试,这是全国第一个省级健康码,脱胎于几天前的杭州余杭区健康码和杭州健康码。
杭州市余杭区,是阿里巴巴公司西溪园区所在地。2020年2月4日,余杭区就提出探索复工复产时疫情防控的数字化方案,“全人群覆盖+全流程掌办+全领域联防”。公开报道显示,依托于支付宝、钉钉、阿里云的技术力量保障,2020年2月5日凌晨5点,诞生了余杭健康码的第一个版本,在以小时计算的迭代升级中,健康码在24小时内推广至杭州,又在几天内推广至浙江省。防疫新理念“病毒式”传播,一周之内已经落地超过100城。到了2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指导支付宝、阿里云加速研发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疫情防控健康码系统,加速了健康码走向全国。
各地在健康码探索中,并不全都依赖“互联网大厂”。在杭州往西南1650公里的贵州省贵阳市,云上贵州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云上贵州”)承担了贵州健康码的开发。云上贵州是贵州省国资委控股的国企,其业务指导单位是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