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年入百万,分享年入百万的美妙感觉

人在美国、刚下飞机、博士学位、年入百万..……”
这些曾经在知乎上的标签式语句如今已经成为段子,也由于这种文化的泛滥,知乎被不少网友笑称为“逼乎”。
知乎上总会有些标题为“年入100万是什么体验?”“年入50万是什么体验?”的帖子,在无数网友挥洒大方的回答下,仿佛年入百万已经成为平均水平,年入50万也只是刚刚起步。更令人好奇的是,这些年入百万的高端人群竟然有时间在知乎上写这么多文字分享年入百万的美妙感觉。
那么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年入百万在中国到底是个什么水平,下面就来看一看。
01
中国人民没那么富
中国仍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根据国家统计局今年初发布的数据,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
这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请注意,这些数据不是月收入,而是一整年的可支配收入,看到这个数据后,任何怀疑中国发展中国家地位的人都会哑口无言。
还没完,比平均数更有意义的是中位数,由于中国存在相当程度的贫富差距,平均数很容易被高收入者拔高,这时中位数就更具有代表性。
中国2018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只有24336元,也就是说,如果你每年净收入超过24336元,就已经超过了一半的国人!
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数与中位数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18》进一步告诉了我们更早一年(2017年)全国五等分人均收入数据:
全国五等分人均收入数据
从上面的五等分数据可知,只要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64934元/年,那么就达到了全国至少前10%的水平(极少数人拉高均值,前20%人群的平均数大于中位数),而年入百万是这个高收入水平的15.4倍之多。
个人所得税信息反应了更加准确的国民收入状况,2018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升至5000元,据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公开信息,税改前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数约为1.87亿人,税改后将下降至约6400万人,也就是说,当你的月收入超过5000元时,就超过了全国95%的人。虽然这个数据漏了大量的企业主和个体户,但考虑到中国绝大多数人是工薪阶层,因此仍然具有参考价值。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