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淘宝为什么越来越难做?淘宝越来越难做是一种趋势不是一种必然

前几天,一位作者在派代网发了一篇文章《淘宝创立14年,为什么现在才是开店的最好时候?》,小神龙很不同意作者的观点。
实际上,从淘宝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竞争来看,中小商家都是越来越难做的,只是大多人说不清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到底还要不要做淘宝天猫?要怎么做?出淘有什么机会?中小商家应站在更高的维度看淘宝,知道自己所处位置,才能知进退,明得失,审时度势,物尽其用。
电商的现状
从大环境来看,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繁荣。整个网购用户增速也就10%左右,而且从今年物流快递数据来看,网购增速也确实明显下滑了。
《中国网上零售B2C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第3季度,中国网上零售B2C市场交易规模为9854.4亿元人民币。
其中,天猫成交总额同比增长47%,占市场份额59.0%。京东成交总额同比增长41%,占市场份额26.9%。
京东已疲态尽显。根据历年来的财报,京东GMV增速在2014年为107%,2015年下跌至84%,2016年更下跌至47%。如今41%的增速已逼近40%的红线,意味着京东如果再不起来,很可能会一蹶不振。
图片来源:监测报告
唯品会也是差不多,除了拼多多和云集微店这几个少数的在快速增长,其它独角兽也都放缓了,所以我们看到大环境在下行,京东和腾讯与唯品会联盟了。
我们看到,京东赖以起家的家电、办公、3C数码等自营业务,从各自行业来说都已到增长瓶颈期。此次41%的增速表明,即便是三季度7、8、9三个月的传统热销旺季,京东的销售和增长也未见好转。京东称发力服饰、快消等领域,试图吸引女性用户,又未见起色。
但第一大B2C天猫却一反常态,第三季度实物GMV逆势加速增长49%,这是怎么做到的?
电商人都知道,6月份开始腾讯微信大规模的封杀淘宝客,而这部分交易额占到了阿里的10%交易额也就是4000亿,所以不太可能从淘宝客来的。
从具体品类看,京东的3C数码大家电、母婴和快消品,在市场份额上遥遥领先天猫,但连京东自己的地盘都增速下降,天猫的增长也不可能从从这个品类抢来。
而服饰品类,整个线上的增速最多也就20%,大盘增量很少,难道天猫只靠服饰让GMV逆势增长49%?
天猫的增速从何而来?天猫增长,也许只有一个可能,从淘宝交易额里面切换的。而切换的原因,实际跟阿里的新零售有紧密关联,而且也牵涉到淘宝商家的生死命脉。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