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运营管控有哪些模式?国家电网的战略+运营

国企改革在实践中不断推陈出新。
作为资产规模最大的能源央企,国家电网短时间内在两次会议上都提到“战略+运营”“战略+财务”管控模式。前一次是专题会,后一次在公司深化改革工作委员会会议上,通过了“战略+运营”“战略+财务”管控模式优化方案。
7月13日的深化改革工作委员会会议,提出推动管控模式优化,是公司落实中央深化国企改革部署的重大举措,是适应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公司战略目标落地的重要保障,事关全局、影响长远、意义重大。
2016年,《国企改革指导意见》下发,提出国资监管由“管企业”到“管资产”并改建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意味着国企改革的重点由事关“所有权”的混合所有制转移到“经营权”改革。
一时之间,议论纷纷。国有企业从管企业到管资产的试点也进行了几轮。央企能源企业也推出几波混改项目试点,管资产怎么管,有试点,外界能看到的效果并不显著。
国家电网放管赋能来了?
混改依然重要,但管控模式成为国企挂在口头的新话术。
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后,还没有实施资产划拨就在年初提出,要构建具有国家管网集团特色的管控模式,推进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结合公司实际,构建“战略偏运营型”的管控模式、网格化赋能的组织形态,建立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推进管理人员能上能下、推进员工能进能出、推进收入能增能减。
战略偏运营的管控模式被提到一个高度,也是能源央企首次提出。国家管网和国家电网的业务有相似性,都是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能源输送环节。
不过,国家电网树大根深,从2002年电改算起,已经快20年,电网覆盖度高。长期是输配一体,电力行业话语权强。
国家电网的战略+运营,是什么概念?
7月13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召开深化改革工作委员会2020年第3次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企改革发展、能源电力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目标引领、问题导向,凝聚思想共识,把握方向重点,持续推进管控模式优化落地见效,以管理变革“一子落”求企业发展“满盘活”。
国家电网官方新闻稿称,“战略+运营”“战略+财务”管控模式优化方案,紧扣公司战略目标和企业发展规律,抓住了当前管控模式存在的主要矛盾,具有差异化、清单化、高效化的特点,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对公司管理理念、管理机制、管理方式的深刻调整和重要探索。
毛伟明强调,要深刻把握管控模式优化在战略落地中的关键作用,重点把握“三个突出”。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推荐阅读:项目收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