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产品策划有哪些流程?分享目前用的比较多的一套流程

本文笔者梳理拆解了自己的产品策划流程,并给出了自己对各流程的思考,希望能够给你带来一定的启发。
记得刚开始做产品出需求方案的时候,上来就开始画原型写文档,在写的过程中发现某个交互没想明白或者漏了一部分逻辑,然后回过头来再修改或者补漏,这样前前后后折腾好长时间,终于做完了一份完整的方案,等重新检查的时候,发现又漏了某个地方流程有问题,于是又改,反复折腾之后终于完成了初版。
然后等到需求评审的时候,面对技术爸爸们的各种疑问如坐针毡,发现又漏了好多的逻辑和细节,等到需求评审结束的时候,已经被需求折磨的死去活来。
出现这样的问题,一是因为刚开始做产品方案设计,基础产品交互规范的熟练度不够。还有就是急于完成任务,对于需求或功能的整个没有思考的很明白,太过于专注方案以及功能本身的实现。
后来做的需求多了(踩的坑多了),慢慢的修正自己过去在做产品方案的中一些问题,也跟身边同事交流,整理了一套比较符合自己的产品设计流程,可能不适用所有的场景,是我目前用的比较多的一套流程。
一、“看”竞品
说到看竞品,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要抄么?我们一般刚开做需求方案的时候,常见的套路就是选几个相关的竞品或产品,对着某个功能抄一遍,然后形成自己最终的方案。
这时候我们的注意力还是方案或功能实现本身,并没有深入的思考内在的逻辑以及背后的动机等等。就像上学的时候,交作业前拿过来同学的作业对着答案直接抄了上去,并不会再去想答案背后的演算流程。但是也有老师会说,同学们你们抄作业可以,但是你们一定要弄明白抄的答案为什么是这样。
看竞品也是同样的道理,在开始策划一个需求方案的时候,我会找到竞品功能或者相关的功能,深度的体验相关的功能,弄明白整个功能的逻辑以及流程,体验功能交互上手的感觉,对功能的效果有个初步的判断。
同时要做好记录,对于竞品做的好的点以及关键点的实现逻辑做好收集记录,然后对同一功能或模块在不同平台的实现方式或者关键点的差异尽可能的收集资料,尽可能作出符合逻辑的思考和解释。做完这一步对需求整体的实现逻辑以及流程有了初步的掌握,可以开始下一步。
举个简单的例子:策划登录注册功能,同样的登录注册功能可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体实现的业务逻辑或流程都会有不同,注册门槛的差异、注册流程的不同、注册信息的、登录场景的不同等等,都跟具体产品的需求场景和特性有关。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