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怎样打造特色创业品牌?(打造特色创业品牌的3个方法)

一、创新机制、规范运行: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保障体系
首先是创新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形成创新创业人才多元主体协同培养的局面。学院按照涉农专业链对接涉农产业链的思路,依托学院理事会,以“项目+人才+技术”为利益纽带构建行企校研合作动力机制,从而有效整合校企研优质资源,深化产教融合,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资源保障。
其次是完善工作机构与制度建设,形成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制度环境。学院成立了由学院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领导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及各二级学院负责人为主要成员,以创新创业教育顶层设计及重大事宜决策为主要职责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了配备专职人员和独立办公场所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和创新创业教研室,专门负责全院创新创业指导日常服务工作。在机构完善的基础上,学院先后出台了《xx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园管理办法(试行)》、《xx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资金管理办法》、《xx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学分管理办法》和《xx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客空间使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相关管理制度,为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最后是健全配套软硬件资源建设,提供精准的定制化创新创业指导。学院建设了大学生创客空间和大学生创业园,用于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建筑面积已达11808m2。近三年,学院累计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每年用于大学生创业专项扶持资金50万元。目前学院共有校内创业教师54名,形成由校外知名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创业成功校友和政府部门相关专业人士组成的大学生兼职创业导师团人数已达18人,逐步形成了一支校内外结合、理论与实务结合、创新与创业结合的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在场地、资金和师资保障的条件下,深入开展创业沙龙、创业讲座、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多种活动;与北京启明星工程企业积极合作,引进各类企业项目100多项,探索形成“1个项目+1名企业导师+1名指导老师”的精准定制化创业孵化模式。
二、学生为本、多样成才:构建“四层递进式”创新创业人才成长阶梯
学院因循“学生为本、多样成才”的基本价值定位,提出“分层培养、专业定位”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改革策略。分层培养是指根据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程度的个性化需求,构建泛在启蒙性教学→专业通识类教学→项目模拟化教学→实战孵化型教学的创新创业层次递进路径,满足学生对创新创业从认知到实践、从模拟到实战的多层次、个性化需求。专业定位是指创新创业教育立足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制定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使创新创业教育更具“专业化”特征。在四层递进阶梯中,层次越高,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化属性越显著。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