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学生创意创业项目有哪些?(川港大学生创业项目分享)

鸡蛋壳变废为宝,用来补钙;机场常用的旅客行李推车不需要再用手,它能自动地寸步不离跟着人移动;可以调节尺寸大小的智能寄存箱用以解决旅行中的行李累赘……用一句话形容2018年“创青春”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现场,最贴切的必定是“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看不到。”
6月10日至11日,由四川省委组织部、团省委、教育厅、科技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科协、省学联共同主办的“创青春”大赛在成都进行决赛pk,935件经初审、复审选拔出的四川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一边秀实习一边比拼,最终产生金奖70件、银奖149件、铜奖472件,并且获得40多家投融资机构的1.3亿元意向性投资。
封面新闻记者现场了解到,这不仅是一场四川大学生展示创新创意实力的大咖秀,也是一次四川和香港两地年轻人交流创业经验的头脑碰撞。来自香港的多个大学生创业项目,与四川大学生的创业想法和创业实践,进行了同台展示和路演。
川港大学生创业项目同台“秀”
“2017年11月,我们获得了李嘉诚先生私人投资公司维港投资的Pre-A轮融资,今年4月5日香港ICTAward大奖和5月12日川港合作会议中,两次受到林郑月娥特首接见。”站在台上的李?,用外界的认可证明了自己展示的创业项目实力。6月11日下午,“创青春”大赛的闭幕式如期进行,李?作为香港创业大学生代表,分享了他的创业故事。
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维港投资一直参与具有创新能力和颠覆性的全球科技项目早期投资,诸如广为人知的Facebook、Siri,以及发明AlphaGo的DeepMind等。李?和老师、同学一起发起的创业项目,得到了同样的认可,成为华人地区获得维港投资的第一家科创型企业。是什么实力虏获维港投资的青睐?李?告诉封面新闻记者,其团队主要从事语音识别和语义理解的研究和产品应用,“和其他从事相似领域企业不同,我们注重方言的研究,注重语义的研究。”李?举例,“瓜”字在普通话中,可能只表示某种果类,但在四川话中,意思则更多元,“也许是骂人傻,也可能是爱人间娇嗔的打情骂俏。”
如今,李?展示的研发内容已经“开花结果”,除了在香港成立公司外,今年3月份子公司也落户到了成都。李?说,这是他作为四川人想要圆的“家乡情节”,也是四川创新创业环境实力的吸引。
香港大学生姜禾冰带来的创业项目“港漂圈求职”,也在川港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同台展示的过程中,吸引众多目光。“我们的用户人数有5万,合作的国内外知名企业已经100多家,帮助10000多个到香港的学子找到理想的工作。”姜禾冰觉得,项目取得如今的成绩,在于其契合了市场需求,在他看来,大学生创新创业需要大胆思考,也离不开脚踏实地。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