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怎样解决网络危机?(浅析网络危机与金融危机)

E安全8月1日讯 网络安全状况已越发复杂,2018年1月,世界经济论坛强调,经济越来越依赖互联网和数字信息,网络攻击和数据诈骗已经分别成为2018年全球第三和第四最严重的威胁源。
本文源自E安全
网络危机与金融危机
网络威胁的系统维度越来越明显,对于大规模威胁的理解以及如何应对这类威胁,或可从全球另一类大规模破坏――金融危机――中借鉴经验。
互联网和全球金融系统之间存在令人惊讶的相似之处,二者都网络传送信息和资金,为经济提供血液。理论上讲,一次金融危机和一次潜在的网络危机有三点相似:
一、起因:一些过于冒险的经纪导致了漏洞累积,而这些漏洞最终由于彼此之间的关系转化为系统性风险。
二、发展:在比较薄弱的节点可出现中断,几天甚至是几小时后,中断会蔓延到整个系统。
三、结果:如果双方失去信任,参与方彼此切断往来,导致交易乃至整个经济陷入停滞。
可以部署政策响应来解决这些问题。在金融系统中,安全保障措施已经随着时间推移建立起来,例如:收紧贷款,为失败机构提供有序处理的流程,持续收集微小数据以识别薄弱环节。尽管不一定奏效,但这些措施有助于减少系统性的风险。而在网络世界,创建安全保障的流程还处于起步阶段。
商品市场带来的安全隐患
关于”起因”,某具洞察力的文献认为,扭曲的激励制度是问题核心所在,而非复杂的攻击。
计算机科学家最先于2001年发现,竞争压力导致硬件和软件开发商放弃部署完整的安全措施,因为他们都忙于把产品推向市场。
此外,在网络防御市场,供应商或许利用顾客技术知识有限,而向客户推销无效但昂贵的解决方案。
尽管已引入一些正确的措施,例如:
- 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规定,披露个人私密数据的公司会面临巨额罚款,而且该条例还强制要求当局和数据主体披露数据泄露情况。
- 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NIS)的指令介绍了网络保护要求和紧急事件发生时需向重点部门(如能源,金融和医疗)披露的义务。欧盟委员会2017年9月提出过一个监管提案,设想建立一个欧盟范围内的软硬件安全认证框架。
这些都是必要的步骤,但还不够;GDPR 和 NIS 的努力受限于一些特定案例或部门。
本文源自E安全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