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团队

创业项目
当前位置:王柯团队 > 网络营销 >

2024年众签电子合同有哪些战略?(电子合同+战略分析)

2024-02-26 王柯团队

走进众签北京总部楼层,你会发现一间正在建造的60平米左右的保密室。副总裁廖逸告诉猎云网,保密室严格按照国家保密局的标准建造,以后涉及到内部、客户的重要隐私数据的相关研发、运维都会在这间保密室进行。

作为一家为用户提供实名认证、数字证书、合同转换、在线签署、存证保全、司法落地等全流程电子合同服务的公司,众签十分注重用户数据的安全问题。廖逸表示,各家公司在安全问题方面投入的力度会不太一样,有的公司会将重心放在销售,快速抢占市场份额,而众签的投入已经占到整体研发投入费用50%以上。

众所周知,以往的纸质合同有诸多不便,电子合同将合同签署、保存、管理都放到云端,将合同签署变得更轻、更高效。不论是从合规性还是成本和效率考虑,企业对电子合同都存在需求。

但合同文件涉及到法律关系,企业都会非常慎重。有报告调研显示,不同类型企业的多种质疑与担忧,已成为第三方电子合同高速发展中的阻碍。比如担心个人/企业信息泄露、合同信息泄露以及是否合规等疑虑。

(众签副总裁廖逸)

面对质疑,众签采取怎样的做法?廖逸介绍,除了保密室,众签对于数据隐私保密严格按照信息安全的管理制度,并且采取一些技术手段,众签通过了等保3级、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同时,云服务上的所有数据,都是加密存储的,没有解密的密钥是看不到。

其次众签还做了一个创新:可以提供私有云的解决方案。“用户的合同不用上传到云服务环境,而是在它本地的环境里面完成合同保存和管理,这样比较可控,只要用户做好自己的安全保护就没问题。”

廖逸表示,众签成立5年,在对客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至今没有出现过安全方面的问题。

以项目养产品

其实,在发达国家电子合同市场已趋于成熟,并且形成DocuSign一家独大的局面,覆盖了100多个国家的业务。

2018年4月,DocuSign IPO,总市值达63.73亿。相比之下,国内电子签名市场更像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儿。据有关调研,国内电子合同潜在市场规模至少百亿级别。但整体上,电子合同业内所有供应商加起来,整体营收大概是2-3亿,签约量在5-6亿。所以行业渗透率还不到5%。

在众签成立的2013年,玩家更是寥寥无几。因此前2年,众签在打磨产品、验证市场。团队几人利用大学期间的相关研究做产品的转化,起初通过个人资源找到一些项目比如中航工业、深圳市交通委员会来验证市场是否存在真正需求。

2015年左右,云计算、数字签名、数据加密等技术不断成熟,国内法律环境的日益发展,才不断有企业加入电子合同领域。2016年,针对互联网金融P2P领域,国家连续发布多项监管政策,多家P2P平台集体引入电子合同。“对我们来说迎来了一波机会”。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

最新文章
咨询客服 领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