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什么是滴滴整改措施?(分析这些整改措施并思考其用)

滴滴事件结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而在16日,滴滴又一次出现在了热搜榜上,内容则是滴滴的整改措施。作者之前写过相应的文章,自然有兴趣点进去一探究竟。以下将逐条分析这些整改措施并思考其用意。
一、滴滴整改措施
上图为整改措施原文的截图,文字比较小,但是应该还是能够看清楚的。其中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模块的内容:
- 顺风车整改措施:可以看出顺风车整改措施是最具体的,其中提到了人脸识别技术的使用以及社交功能的下线,其中人脸识别针对司机私下交换账号的问题做到了对症下药;
- 全平台出行业务的调整:整改措施也很具体,并作出了承诺还建立了关爱基金;
- 面向广大用户的提问:现在人们对于隐私以及安全问题都很关注,然而有时候隐私和安全是相互冲突的。严格筛选司机背景会导致安全和就业权的冲突。因此上面提到的两个问题确实不是很好处理,将这些问题留给公众是比较恰当的做法,可以有效防止公司做出错误的判断。
总体来讲,文中既有切实可行的方法,又有责任声明以及关爱基金,最后还能求取公众的意见,是对公众比较优秀的答复。
可以看出,滴滴确实作出了努力与思考。
二、逐条解读滴滴的举措
1.顺风车整改措施
(1)顺风车服务下线所有个性化标签和评价功能
从这张广告图片就可以得知为何下线这些标签功能了――某种程度上讲,滴滴顺风车的社交性正是这次事件的罪魁祸首。
社交属性让司机在搭载乘客之前,就已经知道了乘客的很多信息;如果司机有图谋不轨的想法,就有可能在接单的过程中进行筛选,专门挑选易于下手的目标。
其实在各大论坛上都能够看到滴滴中一些奇奇怪怪的标签,很多内容已经和色情擦边,在这样的氛围之下,很有可能给司机一种不正确的暗示。
社交功能应该是为了加强用户与司机之间的联系,构建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而产生的。但是现阶段在享受该属性好的一面的同时却没有足够的能力避免该属性不好的一面,因此只能够取消。
(2)合乘双方的外显头像全部为系统默认的虚拟头像
这一点的目的和上面一点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防止司机能够知道用户的特征而进行筛选,这样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乘客,避免司机有针对性的选择乘客。
当然反之亦然:这种方式也切实保护了司机的利益,避免乘客对于司机进行选择。
去掉社交功能的出行则会变为纯粹的出行,这种变化在现在是比较恰当的做法。毕竟现在没有足够的能力来防止一些问题的发生。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