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产品找天使用户似乎已经成为共识,但是天使用户正因为重要才不好找到,对于一款产品如果能找到并且留住这批天使用户,未来的发展就可以期待了~
通常大家去看一些产品的文章,会简单提到“天使用户”,但从没有人系统地定义和分析什么是“天使用户”,以及相关的一些知识。《跨越鸿沟》里提到的用户和方法论更适合面向大型企业的技术型产品,而不适合面向消费市场的软件。
我利用三分法把其完善为:天使用户、利益用户、完美用户。并试图提供他们的公式和计算方法。

首先,“天使用户”这个词是从西方翻译过来的,我觉得不准确,它特指产品最早期的用户,这些人免费地花费大量时间,可以不顾产品的粗糙和不完美,陪着产品从第一个0.0.1版本一起成长,像天使一样。其实换算到中文,应该叫“发烧友用户”,大家理解起来更清晰和准确,但是为了术语的统一,我还是努力用天使用户来解释我下面的内容。
例如:改装车的发烧友,他们为了汽车的一点点性能升级,可以不厌其烦地花大价钱反复测试不同的配件。

根据报道,小米的雷军在做手机的第一步就是让黎万强去找到100个手机发烧友来,陪他们一起测试还没有开始开发的小米rom。可以说这是做互联网产品的第一步,是从0到1的0.0.0.1。没有这个用户群,做产品就等于瞎子摸象,无论是谁来做产品经理,哪怕是马化腾、张小龙亦或者是周鸿?。
小烧脑测试:小米rom的发烧友从哪里找?
我想应该是百度贴吧的某个论坛里。
参考:花椒天使用户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