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按:本文尝试用案例的陈述来弥补小程序运营技巧确的欠缺,用运营的视角交流聊聊小程序对运营工业者产生的7大挑战。
微信之父张小龙曾多次在公开演讲时提出这样“激进”产品观点「一个好的产品应该是让用户用完即走的,不应该黏住用户。任何产品都只是一个工具,对工具来说,好的工具就是应该最高效率的完成用户的目的,然后尽快的离开。」
对用户来说小程序的无需安装和触手可及确实是在被极度‘套路’的互联网环境里的一件好事,但小程序用完即走的理念却是运营的噩耗,因为这和运营的“让用户与产品更深入的链接”的核心工作职责极度冲突。

这让原本的“拉新、促活、转化、复购、品牌”运营思路在小程序生态里的骤然崩塌,让从业者对小程序的运营策略上无从下手(挑战满满),这也是为什么目前在朋友圈里除了对小程序的科普和战略分析,似乎还没看到关于小程序的运营技巧。
本文尝试用案例的陈述来弥补小程序运营技巧的欠缺,用运营的视角来聊聊小程序对运营工业者产生的7大挑战。这篇文章的最佳发布时间应该是在1月9日,由于自己不太擅长跟热点写快餐图文也就只能事后尽量用来干货弥补,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这盘“冷饭”。
1.
小程序的传播被限制。
做过微信公众号运营的应该都会知道这样一组数据:大部分公众号图文阅读量的第一大来源是会话,第二大来源是朋友圈,其次是好友转发(包含微信群)。

公众号图文阅读量来源分布
由于小程序在产品功能上是直接限制了用户在朋友圈的分享行为,这就让小程序在微信生态里的主要传播阵地就仅剩好友转发(含微信群),所以如何通过优质内容激励用户把小程序分享到微信群就显得尤为重要。
微信扫码上方二维码,可领取2025年最新互联网创业项目!
项目收款截图